TOP

眼睛里的“不速之客”:翼状胬肉防治指南

2024-05-09 08:57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1631

在眼睛这个精密而脆弱的器官里,有时会悄悄出现一些“不速之客”,翼状胬肉就是其中之一。它就像在眼球表面“安营扎寨”的“小怪物”,虽然看似不起眼,却可能给我们的眼睛健康带来不小的麻烦。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翼状胬肉的防治知识。

一、认识翼状胬肉:眼睛表面的“小怪物”

翼状胬肉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它是结膜及结膜下组织的慢性炎症,并逐渐向角膜发展,因形状似昆虫翅膀而得名,俗称“攀睛”或“胬肉攀睛”。正常情况下,我们的眼球表面覆盖着一层透明的结膜,它就像眼睛的“保护膜”。但当受到某些因素刺激时,结膜组织会发生变性、肥厚、增生,进而形成翼状胬肉。

翼状胬肉可分为进行性和静止性。进行性翼状胬肉组织肥厚,血管充血扩张,头部呈灰白色胶样隆起肿胀,发展较快,可侵入角膜中央,引起角膜散光,遮盖瞳孔而影响视力;静止性翼状胬肉组织菲薄,颈部和体部血管紧缩,头部境界清晰、平坦,无炎性浸润,生长较慢,可持续十多年无进展。

二、早发现:留意这些“蛛丝马迹”

1.眼球异物感

这是翼状胬肉早期比较常见的症状。患者会感觉眼球部位像进入了异物一样,引起眼部不适,总想用手揉眼睛,随后会出现眼红、流眼泪等症状。这主要是由于翼状胬肉摩擦眼球表面所引起的。

2.视力下降

当翼状胬肉增长并进入角膜的瞳孔区时,它会对患者的视力造成影响,可能导致视力下降或散光,使患者看不清东西。比如,原本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现在却变得模糊不清;看东西时还可能出现重影。

3.眼球表面肉状物体

患者可以在眼睛部位观察到像翅膀一样的肉状物体,这些物体通常主体呈现白色,并可能含有红色的小血丝。这种情况可以是单眼发病,也可以是双眼同时发病。

4.眼球运动障碍

随着翼状胬肉的增大,它可能会导致眼球运动障碍,表现为眼珠无法转向某个方向或转动范围变小。这会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比如影响阅读、驾驶等。

三、早干预:多管齐下应对翼状胬肉

1.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用于控制翼状胬肉引起的结膜炎症,减轻充血症状。常用的药物有抗炎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它可以缓解眼部异常感、眼红等症状;抗代谢药物通过局部注射使异常细胞死亡;抑肽酶药物则抑制翼状胬肉的生长因子,降低其生长速度。不过,药物治疗一般适用于早期、较小的翼状胬肉,且效果因人而异。

2.手术治疗

当翼状胬肉生长较快、较大,已经侵入角膜或影响视力时,需要采取手术治疗。手术是治疗翼状胬肉最有效的方法,主要包括翼状胬肉单纯切除术、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游离结膜瓣移植术、翼状胬肉切除及带蒂结膜瓣移植术等。手术可以安全地将胬肉切除干净,达到良好的光学效果,但术后有一定的复发率。

四、早预防:给眼睛穿上“防护衣”

1.改善环境

尽量避免长期暴露于阳光、烟尘、风沙、气候干燥等环境。长期户外工作者,如渔民、农民、海员、砂石工人等,由于长期受到上述刺激,发病率相对较高。在外出时,可以佩戴宽边帽子和太阳镜,减少紫外线对眼睛的伤害;在风沙大或空气质量差的环境中,应佩戴护目镜或防风沙眼镜。

2.改变生活习惯

保持规律作息,早睡早起,避免熬夜,保证充足休息。熬夜会导致眼部抵抗力下降,增加翼状胬肉的发生风险。同时,要注意用眼卫生,避免用手揉眼,以免将细菌带入眼内,引发眼部炎症。

3.合理膳食

合理膳食对眼睛健康也非常重要。多吃富含维生素A和C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柑橘类水果等,有助于保护眼睛健康。维生素A可以维持眼睛的正常视觉功能,维生素C则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减少自由基对眼睛的损伤。

4.定期检查

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眼科检查,特别是对于存在家族史者。早期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问题,有助于减少翼状胬肉等眼部疾病的发病率。

翼状胬肉虽然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但只要我们提高认识,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预防,就能有效保护眼睛健康,让我们的眼睛始终保持明亮清晰。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关注眼睛健康,远离翼状胬肉的困扰。

(朱凤娟 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白内障二病区 主管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