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肚子里的“突发危机”:阑尾炎可不是小毛病
在小儿外科,每天都有皱着眉头、捂着肚子被抱进来的小朋友。其中不少孩子,都是被一种叫“阑尾炎”的疾病偷袭了!很多家长以为肚子痛就是吃坏了、着凉了,结果耽误了治疗。要知道,阑尾虽然只是肚子里一条小小的、像蚯蚓一样的肠子,但它一旦“闹脾气”发炎,严重起来可是会“搞大事”的!轻则让孩子疼得直打滚,重则引发穿孔、感染,甚至威胁生命。今天就带家长们练就一双“火眼金睛”,识破阑尾炎的真面目。
二、这些“危险信号”,千万别当感冒忽略!
(1)肚子痛:从“小打小闹”到“大爆发”
阑尾炎最典型的症状就是肚子痛,但它的“套路”很狡猾。一开始,疼痛可能在肚脐周围,隐隐作痛,就像被小蚂蚁轻轻咬了一口,不少家长以为是孩子吃多了不消化,或者普通的肠胃不舒服。但几个小时后,疼痛会慢慢转移到右下腹,而且越来越剧烈,碰一下都疼得直叫,这时候按压右下腹,孩子会疼得立刻躲开,松开手的瞬间更疼(这叫“反跳痛”)。如果孩子突然捂着肚子,连平时最爱的玩具、零食都提不起兴趣,千万警惕!
(2)呕吐、发烧:身体的“求救信号”
除了肚子痛,很多孩子还会出现呕吐。刚开始可能只是吐几口胃里的食物,后面越吐越频繁,甚至吐酸水。同时,体温也会跟着“凑热闹”,从低烧37.5℃慢慢升到38℃、39℃,吃退烧药也不管用。这是因为阑尾发炎后,细菌在肚子里捣乱,身体启动“防御机制”开始发烧。要是孩子又吐又烧,别只当感冒喂药,赶紧检查肚子!
(3)精神变差:蔫头耷脑不对劲
健康的小朋友活蹦乱跳像“小神兽”,但得了阑尾炎,就会突然变成“蔫茄子”。没力气玩耍,走路慢吞吞,连说话都有气无力。这是因为肚子里的炎症让身体消耗了大量能量,还可能导致脱水。如果发现孩子突然没了精气神,怎么哄都提不起劲,一定要多留个心眼。
(4)其他“隐藏线索”
有些孩子会出现不想吃饭、拉肚子的情况,还有的小便时右下腹也会跟着疼。这些症状单独看都很普通,但如果和肚子痛、呕吐、发烧一起出现,那十有八九是阑尾炎在“搞鬼”!
三、为什么阑尾炎总爱“盯上”小朋友?
1.阑尾“天生娇弱”:小朋友的阑尾又细又长,像根容易堵的小水管。如果吃进去的食物残渣、粪块堵住了阑尾口,细菌就会在里面疯狂繁殖,引发炎症。
2.免疫力“不够强”:孩子的免疫系统还在“升级”中,抵抗力不如大人。一旦阑尾被细菌攻击,身体很难快速把它们消灭,炎症就会越来越严重。
3.饮食“不讲究”:现在不少小朋友爱吃零食、不爱吃蔬菜,容易便秘。大便干结后,粪块堵住阑尾的概率大大增加,这就给了阑尾炎可乘之机!
四、怀疑阑尾炎?这些检查快安排!
(1)医生“摸肚子”:初步判断
医生会用手轻轻按压孩子的肚子,特别是右下腹。如果孩子疼得躲开,或者按压后突然松手更疼,那就要高度怀疑阑尾炎了。别小看这一按,经验丰富的医生能通过手感和孩子的反应,快速锁定问题!
(2)超声检查:“透视眼”看阑尾
超声就像医生的“透视眼”,能清楚看到阑尾有没有肿胀、变粗,周围有没有积液。检查时在肚子上涂凉凉的凝胶,用探头滑一滑,整个过程无创又安全,小朋友基本不会觉得难受。
(3)血液检查:找炎症“证据”
抽一小管血,看看白细胞数量。如果白细胞明显升高,说明身体里有炎症。结合肚子痛的症状,就能进一步判断是不是阑尾炎在捣乱。
五、确诊后怎么办?治疗与护理全攻略
(1)手术治疗:快速“消灭敌人”
一旦确诊,大部分孩子需要手术切除阑尾。现在常用腹腔镜微创手术,肚子上打2-3个不到1厘米的小切口,通过镜头和器械把发炎的阑尾“揪”出来。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术后1-2天就能下床活动,3-5天就能出院,肚子上几乎不留明显疤痕。
(2)保守治疗:特殊情况的选择
如果孩子阑尾炎症比较轻,或者身体条件不适合手术,医生可能会选择保守治疗,用抗生素输液消炎。但保守治疗后阑尾炎容易复发,就像打地鼠,这次压下去了,下次还可能冒出来。所以,医生会根据情况谨慎建议。
(3)术后护理:帮助孩子“满血复活”
-伤口护理:微创手术的伤口小,保持干燥清洁就行;如果是传统开腹手术,伤口较大,要定期换药,防止感染。
-饮食调理:术后6小时先喝少量温水,没有不舒服再吃米汤、稀粥。等胃肠功能恢复,放屁或排便后,才能慢慢过渡到面条、软饭。油腻、辛辣的食物暂时别吃,让肠胃好好休息。
-活动安排:术后别总让孩子躺着,鼓励早点翻身、坐起。第二天可以在床边走走,活动能促进胃肠蠕动,防止肠粘连,还能让孩子更快恢复力气。
六、预防阑尾炎:这些习惯要养成
1.饮食均衡不挑食:多吃蔬菜、水果,保证膳食纤维摄入,防止便秘。少吃零食、油炸食品,别让“垃圾食品”堵住阑尾!
2.饭后别马上剧烈运动:刚吃完饭,肠胃正在消化,立刻跑步、跳绳容易引起肠胃不适。休息半小时到1小时再运动更安全。
3.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变质的食物,饭前便后洗手,避免细菌“病从口入”。
阑尾炎虽然来势汹汹,但只要家长多留意孩子的身体信号,不把肚子痛当小感冒忽视,及时就医,就能把这个“健康小怪兽”快速消灭!记住,孩子的每一次不舒服都值得重视,小心应对,才能让他们远离病痛,快乐成长!
(崔铭霞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小儿外科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