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因肠道疾病或外伤等原因接受肠造口手术的患者来说,造口不仅是身体的改变,更意味着生活方式的巨大转变。居家护理过程中,各种问题接踵而至,从造口周围皮肤红肿瘙痒,到造口袋频繁渗漏,再到社交与心理上的重重困扰,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成为影响生活质量的 “拦路虎”。掌握科学的护理方法与应对策略,是肠造口患者重归正常生活的关键。接下来,我们将针对肠造口居家护理中的常见问题,逐一剖析并给出实用的解决妙招。
一、造口周围皮肤问题:红肿、瘙痒、溃烂的应对之道
(一)刺激性皮炎:护理不当引发的 “皮肤危机”
刺激性皮炎是肠造口患者最常见的皮肤问题,主要由粪便渗漏刺激引起。正常情况下,肠造口排出的粪便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如果造口袋粘贴不牢固或剪裁过大,粪便一旦接触到造口周围皮肤,短时间内就会引发皮肤发红、瘙痒、疼痛,严重时甚至出现溃烂。
解决妙招:首先,要确保造口袋的正确剪裁。测量造口尺寸时需精准,造口底盘开口应比造口直径大 1 - 2 毫米,避免开口过大导致粪便外渗;粘贴造口袋前,需用温水轻柔清洁造口周围皮肤,不可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防止破坏皮肤屏障;粘贴时要保证底盘与皮肤紧密贴合,从下往上按压,排出空气,尤其是造口周围褶皱处。若已出现刺激性皮炎,可使用皮肤保护膜、造口粉等产品。先用造口粉均匀涂抹在受损皮肤上,待粉末吸收后,再涂抹皮肤保护膜,形成隔离屏障,促进皮肤愈合。
(二)过敏性皮炎:隐藏在护理用品中的 “过敏原”
部分患者可能对造口袋底盘材质、粘贴胶或护肤产品过敏,表现为造口周围皮肤出现大片红疹、瘙痒,严重时伴有水疱。
解决妙招:当怀疑出现过敏性皮炎时,应立即更换正在使用的护理产品。可选择低敏材质的造口袋,如含硅胶成分的底盘,对皮肤刺激性较小。更换新产品前,先在手臂内侧或腹部其他部位进行小范围试用,观察 24 - 48 小时,若无过敏反应再用于造口部位。若过敏症状严重,需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过敏药物,如口服氯雷他定、外用糖皮质激素药膏等。
(三)毛囊炎:微小伤口引发的 “皮肤炎症”
造口周围皮肤若存在微小破损,细菌容易侵入毛囊引发毛囊炎,表现为皮肤出现红色丘疹,顶端有白色脓疱,伴有疼痛。
解决妙招:日常护理中要避免刮伤、摩擦造口周围皮肤。一旦发现毛囊炎,切勿自行挤压脓疱,以免加重感染。轻度毛囊炎可使用碘伏局部消毒,每天 2 - 3 次,消毒后涂抹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若症状持续加重或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需及时就医,接受系统的抗感染治疗。
二、造口袋渗漏:频繁更换的困扰与解决办法
(一)底盘粘贴不牢:多种因素导致的 “贴合难题”
出汗多、皮肤油脂分泌旺盛、身体活动量大等,都可能导致造口袋底盘粘贴不牢,出现渗漏。尤其是夏季或运动后,汗液浸湿底盘,会大大降低其粘性。
解决妙招:对于出汗多的患者,可在粘贴造口袋前,用皮肤保护膜或防漏膏涂抹在造口周围皮肤上,形成防水隔离层;选择透气性好、粘性强的造口袋产品,如含防汗设计的底盘;在粘贴时,确保皮肤干燥清洁,可使用纸巾或干纱布彻底擦干造口周围皮肤;此外,避免剧烈运动和大幅度身体动作,减少底盘移位的风险。若发现底盘边缘开始松动,可使用防漏贴环加固,延长造口袋使用时间。
(二)造口回缩或凹陷:特殊情况的 “渗漏隐患”
部分患者可能因造口手术方式、术后恢复等原因,出现造口回缩或凹陷,这使得造口袋难以与造口紧密贴合,增加渗漏几率。
解决妙招:针对造口回缩或凹陷问题,可使用凸面底盘或腰带辅助。凸面底盘具有一定弧度,能更好地贴合造口,施加适度压力,促进造口向外突出,改善密封性;搭配造口腰带使用,可进一步固定造口袋,减少渗漏风险。同时,定期对造口进行按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改善造口回缩或凹陷情况,但按摩时需注意力度适中,避免损伤造口。
(三)粪便性状改变:腹泻或干结引发的 “渗漏危机”
肠道功能紊乱、饮食不当等因素,可能导致患者粪便性状改变。腹泻时,稀便流动性强,容易从造口袋边缘渗漏;粪便干结则可能堵塞造口,导致造口压力增大,同样引发渗漏。
解决妙招:出现腹泻时,患者应调整饮食,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可适当食用山药、小米粥等具有止泻作用的食物;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止泻药物,如蒙脱石散。同时,选择防漏性能更好的造口袋,增加更换频率,防止粪便长时间刺激皮肤。若粪便干结,可通过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等,促进肠道蠕动;也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开塞露等通便药物,但要注意避免过度依赖。
三、社交与心理困扰:走出阴霾,重拾生活信心
(一)自卑与焦虑:身体改变带来的 “心理枷锁”
肠造口手术使患者身体外观发生变化,许多人会产生自卑、焦虑情绪,担心被他人异样看待,从而减少社交活动,甚至封闭自己。
解决妙招:患者要正确认识肠造口,它只是疾病治疗的一种方式,并不影响自身价值。家人和朋友应给予充分的理解、支持与关爱,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生活。此外,患者可参加造口人联谊会等团体活动,与其他患者交流经验,分享感受,获得情感支持与心理慰藉。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的帮助,通过心理疏导和干预,缓解负面情绪。
(二)社交活动中的尴尬:外出与聚会的 “隐形担忧”
外出旅行、参加聚会时,患者往往担心造口袋渗漏、异味等问题,影响社交体验。
解决妙招:外出前,提前检查造口袋的粘贴情况,确保牢固无渗漏;携带备用造口袋、清洁用品和除味剂等。在公共场所更换造口袋时,可选择独立卫生间,动作迅速、轻柔。使用含有活性炭过滤片的造口袋,能有效吸附异味;也可在造口袋内滴入几滴除臭剂,进一步消除异味。此外,提前规划行程,了解目的地附近卫生间的位置,做到心中有数,减少焦虑。
(三)性生活困扰:亲密关系中的 “难言之隐”
肠造口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性生活,部分患者因担心造口袋脱落、伴侣嫌弃等问题,对性生活产生恐惧和回避心理。
解决妙招:夫妻双方应坦诚沟通,分享彼此的感受和担忧,增进相互理解。患者可选择合适的造口袋产品,如迷你型造口袋,减少对性生活的影响;性生活前,确保造口袋清洁、粘贴牢固,也可使用造口腹带固定。必要时,咨询医生或造口治疗师,获取专业的性生活指导建议,帮助患者重新享受亲密关系。
四、饮食与营养管理:科学饮食助力造口健康
(一)饮食禁忌:避免加重造口负担的 “食物雷区”
肠造口患者的饮食需要特别注意,某些食物可能会引起胀气、腹泻、异味等问题,加重护理难度。例如,豆类、洋葱、萝卜、碳酸饮料等易产气食物,可能导致造口袋膨胀,影响佩戴舒适度和密封性;辛辣、油腻、生冷食物容易刺激肠道,引发腹泻;鱼、虾、蛋类等高蛋白食物消化后会产生特殊气味,影响社交。
解决妙招:患者应尽量少吃或不吃上述易引起不适的食物。若想吃产气食物,可先将其煮熟,减少气体产生;食用辛辣食物时,搭配酸奶、牛奶等缓解刺激。同时,要注意饮食规律,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
(二)营养均衡:满足身体需求的 “饮食原则”
肠造口手术会影响患者的消化吸收功能,因此保证营养均衡至关重要。患者需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促进身体恢复。
解决妙招:蛋白质是身体修复的重要营养物质,可选择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优质蛋白质来源;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可多吃米饭、面条、土豆等主食;适量摄入橄榄油、鱼油等健康脂肪;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补充维生素和膳食纤维,但要注意将蔬菜和水果切碎、煮烂,避免大块食物堵塞造口。必要时,可在营养师的指导下,使用营养补充剂,确保身体获得全面的营养。
肠造口居家护理虽然面临诸多挑战,但只要掌握科学的护理方法和应对策略,就能有效解决常见问题,提升生活质量。从皮肤护理到造口袋管理,从心理调节到饮食营养,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患者及其家属的耐心与细心。希望通过这些实用的妙招,帮助肠造口患者轻松应对生活挑战,重新拥抱自信、美好的生活。同时,也呼吁社会给予肠造口患者更多的理解与关爱,让他们感受到温暖与支持 。
(徐翠红 河南省肿瘤医院 普外科 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