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枯,这一被冠以“死亡之水”称号的剧毒农药,因其高效的除草能力而被广泛使用,却也成为无数生命的无声杀手。在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里,百草枯中毒的患者经历着一场场与死神的较量,而医护人员则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奋力守护着每一丝生命的希望。
一、中毒途径与症状多样性
百草枯中毒的主要途径包括误服、吸入和皮肤接触。误服是最直接也最致命的方式,仅需5毫升甚至更少的剂量,就足以致命。患者往往在口服后迅速出现口腔、咽喉部烧灼感,伴随恶心、呕吐等症状。随着毒性的蔓延,皮肤瘙痒、皮疹、头晕、头痛、胸闷、咳嗽等症状相继出现,预示着多器官功能受损的开始。
吸入百草枯蒸气同样危险,尤其是在农田喷洒农药时,若未做好防护措施,大量农药蒸气被吸入肺部,可导致急性肺损伤。患者会表现出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中毒症状,同时伴随胸闷、咳嗽,严重时呼吸困难。
皮肤接触中毒虽然相对较轻,但仍不可忽视。局部皮肤的红肿、瘙痒、疼痛是初期表现,随着毒素的吸收,全身症状如乏力、恶心、呕吐等逐渐显现。
二、EICU里的抗争与救治
一旦百草枯中毒患者被送入EICU,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救治行动立即展开。洗胃、导泻是首要措施,旨在迅速清除体内未吸收的毒素。同时,给予补液、维生素C、维生素K1等抗氧化、保护胃黏膜治疗,以减轻毒素对身体的进一步损害。
对于吸入中毒的患者,吸氧、雾化吸入药物治疗成为关键。通过改善呼吸功能,减轻肺部损伤,为患者争取更多救治时间。
然而,百草枯中毒的救治远不止于此。由于百草枯主要积蓄在肺部和肌肉中,排泄缓慢,其毒性作用可持续存在。因此,抑制肺部纤维化,防止多器官功能衰竭成为治疗的核心。在EICU里,医护人员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使用抗自由基药物、免疫制剂等,力求减缓病情进展。
三、预防与教育的重要性
尽管医疗技术在不断进步,百草枯中毒的死亡率仍居高不下。这背后,除了百草枯本身的剧毒特性外,更反映出农药使用安全教育的缺失。加强农民对农药的正确使用和安全防护意识,是预防中毒事故的关键。
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建立农药安全流通机制,像管理药品一样管理农药,确保只有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才能购买和使用。同时,开展广泛的农药安全使用知识普及工作,通过讲座、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提高农民的安全意识,减少中毒事故的发生。
四、生命的脆弱与珍贵
在EICU里,每一例百草枯中毒的救治都是对生命脆弱性的深刻体现。医护人员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无私奉献,为患者点亮生命的希望之光。然而,生命只有一次,珍惜生命,远离危险,才是我们每个人应铭记于心的准则。
让我们共同努力,加强农药管理,提高安全意识,让百草枯这样的悲剧不再重演。生命无价,让我们共同守护这份来之不易的宝贵财富。
(李勇 息县人民医院 急诊医学科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