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手足口病高发季,如何识别重症早期征兆

2025-07-03 12:22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多发于 5 岁以下儿童。在手足口病高发季,家长们需要格外警惕,因为部分患儿可能会发展为重症,及时识别重症早期征兆对于争取最佳治疗时机、降低患儿病死率至关重要。

一、了解手足口病的常规症状

手足口病一般潜伏期为 2 - 10 天,平均 3 - 5 天。发病初期,患儿常出现发热,体温多在 38℃左右,部分患儿可能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类似感冒的症状。随后,在患儿的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会出现皮疹或疱疹。手部和足部的皮疹通常为米粒至豌豆大小的水疱,周围有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口腔内的疱疹多分布在舌、颊黏膜、硬腭等部位,容易破溃形成溃疡,导致患儿进食困难、疼痛哭闹。这些常规症状一般在一周左右会逐渐消退,多数患儿可自愈。

二、重症手足口病的早期征兆

然而,有少数患儿病情进展迅速,可能在发病后的 1 - 5 天内发展为重症,所以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病情变化,识别以下重症早期征兆:

(一)持续高热不退

普通手足口病患儿发热一般会随着病情发展逐渐缓解,如果患儿体温超过 39℃,且持续高热,使用退烧药效果不佳,间隔 4 - 6 小时体温又迅速回升,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持续高热可能意味着病毒在体内大量复制,引发了强烈的免疫反应,提示病情有可能向重症方向发展。

(二)神经系统异常表现

精神萎靡:原本活泼好动的孩子突然变得精神差,嗜睡,叫醒后精神状态也不好,对周围事物兴趣缺缺,不爱玩耍,这可能是神经系统受累的表现。

易惊、肢体抖动:患儿在睡眠中或安静状态下,容易出现突然的惊厥、四肢抖动,像被吓到一样,频繁发作时更要引起重视。这是因为病毒可能侵犯了神经系统,影响了神经肌肉的正常功能。

头痛、呕吐:年幼的孩子可能无法准确表达头痛,但如果出现频繁呕吐,尤其是呈喷射性呕吐,同时伴有精神不好,可能是颅内压增高的表现,与脑炎等神经系统并发症有关。

(三)呼吸及循环系统变化

呼吸急促、困难:正常儿童呼吸平稳,若患儿呼吸明显增快,安静状态下呼吸频率超过相应年龄正常范围(如小于 2 个月婴儿呼吸≥60 次/分钟;2 - 12 个月婴儿呼吸≥50 次/分钟;1 - 5 岁儿童呼吸≥40 次/分钟),或者出现呼吸费力、鼻翼扇动、三凹征(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出现明显凹陷),说明呼吸系统可能受累,病情严重。

心率增快、血压升高或降低:病毒引发的炎症反应可能影响心脏功能,导致心率异常增快,超出正常范围(不同年龄正常心率有差异,如1 - 3 岁儿童正常心率 100 - 130 次/分钟),同时可能伴有血压波动,这也是重症的信号之一。

(四)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

在医院检查中,如果发现患儿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尤其是超过 15×10⁹/L,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这往往提示身体炎症反应强烈,可能病情较重,有发展为重症的风险。

三、应对措施

一旦发现孩子有上述重症早期征兆,家长应立即带孩子前往医院儿科就诊,不要拖延。医生会进行全面的检查,包括体格检查、血常规、血生化、脑脊液检查(必要时)等,以明确诊断,并给予相应的治疗,如降颅压、抗病毒、对症支持治疗等。

在手足口病高发季,家长们要掌握这些重症早期识别知识,密切观察孩子身体状况,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守护孩子的健康。

(党晓慧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儿二科 副主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