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中耳炎:儿童高发,家长必知

2023-08-25 20:46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健康总是父母最为牵挂的话题。在众多儿童常见疾病中,中耳炎以其高发病率和潜在危害,成为许多家长心中的一块“隐忧之地”。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这个看似熟悉却又常被误解的疾病——中耳炎,特别是它为何在儿童中如此高发,以及家长们应该如何正确应对。

一、中耳炎:儿童健康的隐形威胁

中耳炎,顾名思义,是指中耳(位于鼓膜内侧,包括鼓室、咽鼓管、鼓窦及乳突气房)发生的炎症。它并非单一疾病,而是涵盖了多种类型,如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等。其中,分泌性中耳炎在儿童中尤为常见,是引起儿童听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何中耳炎偏爱儿童?这主要归因于儿童的生理特点。儿童的咽鼓管相较于成人更短、更平、更宽,这使得细菌或病毒更容易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引发感染。此外,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成熟,对病原体的抵抗力较弱,也是中耳炎高发的原因之一。

二、中耳炎的症状:细心观察,及早发现

中耳炎的症状多种多样,且轻重不一,这往往让家长难以准确判断。但只要我们细心观察,还是能够捕捉到一些蛛丝马迹。

-耳痛:这是中耳炎最常见的症状,尤其在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中,孩子可能会因为耳痛而哭闹不止,甚至影响睡眠。

-听力下降:分泌性中耳炎可能导致中耳积液,影响声音的传导,从而使孩子出现听力减退。家长可能会注意到孩子对声音的反应不如以往灵敏。

-发热:伴随感染的中耳炎常会引起孩子体温升高。

-平衡障碍:部分孩子可能会出现头晕、走路不稳等平衡失调的表现。

-液体流出:在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后期,鼓膜可能会穿孔,导致脓液从耳道流出。

一旦发现孩子有上述症状,家长应尽快带孩子就医,以免延误治疗。

三、中耳炎的诊断:专业检查,明确诊断

中耳炎的诊断依赖于医生的专业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医生通常会通过耳镜检查观察鼓膜的状态,判断是否存在炎症、积液或穿孔。此外,听力测试、声导抗测试、CT扫描等辅助检查也有助于明确诊断。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孩子,尤其是婴幼儿,可能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不适,因此家长的细心观察和及时就医显得尤为重要。

四、中耳炎的治疗:科学施治,守护健康

中耳炎的治疗原则是根据不同类型和严重程度,采取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对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抗生素是治疗的首选,以控制感染,防止并发症。分泌性中耳炎则可能需要使用促排剂、鼻喷激素等药物,以促进积液排出,改善咽鼓管功能。

-手术治疗:在药物治疗无效或病情严重时,如鼓膜穿孔长期不愈、中耳胆脂瘤形成等,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观察随访:对于部分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医生可能会建议观察随访,因为部分积液可自行吸收。

在治疗过程中,家长应遵医嘱,按时给孩子服药,并注意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避免感冒、保持鼻腔通畅等,也有助于预防中耳炎的复发。

五、中耳炎的预防:未雨绸缪,守护成长

预防总是胜于治疗。为了降低孩子患中耳炎的风险,家长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增强体质: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提高孩子的免疫力。

-预防感冒: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孩子着凉感冒。感冒时积极治疗,防止病原体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

-正确擤鼻:教会孩子正确的擤鼻方法,即按住一侧鼻孔轻轻擤出另一侧鼻腔的鼻涕,避免同时捏住两侧鼻孔用力擤鼻,以免压力将鼻涕压入咽鼓管。

-避免二手烟:让孩子远离二手烟环境,因为二手烟会增加孩子患中耳炎的风险。

-定期耳鼻喉科检查:对于有家族史或反复发作中耳炎的孩子,建议定期进行耳鼻喉科检查,以便及早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六、结语:携手共筑健康防线

中耳炎虽然在儿童中高发,但只要家长们掌握了正确的预防和治疗知识,就能够有效降低孩子的患病风险。让我们携手努力,为孩子们筑起一道坚实的健康防线,让他们在无忧无虑的环境中快乐成长。

通过今天的分享,希望每位家长都能对中耳炎有更深入的了解,不再因无知而焦虑,而是能够用科学的方法守护孩子的健康。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担忧,不妨及时咨询专业的儿科医生,让我们共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古宁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耳鼻喉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