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突发性耳聋:72小时黄金救治期

2024-06-10 11:11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常常忽略那些习以为常的美好,比如清晨鸟鸣的清脆、朋友笑语的温暖,甚至是自己耳边的呢喃。然而,当有一天,这些声音突然消失,我们才猛然意识到——听力,这个连接世界的桥梁,竟是如此脆弱。突发性耳聋,这一看似遥远实则可能悄然降临的疾病,正以其不可预知性,警醒着每一个人。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突发性耳聋,特别是那至关重要的72小时黄金救治期,希望能激发您对听力健康的重视与思考。

一、突发性耳聋:无声的侵袭

突发性耳聋,医学上称为“突发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是指听力在短时间内(通常是72小时内)迅速下降或完全丧失,且原因不明的状况。它不分年龄,从儿童到老人,任何人都可能成为受害者。不同于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出现的老年性耳聋,突发性耳聋的突然性和严重性往往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心理冲击和生活困扰。

初期症状可能仅仅是轻微的耳鸣、耳闷或听力下降,但随着时间推移,这些症状可能迅速恶化,甚至导致永久性听力损失。因此,及时识别并就医,成为了挽救听力的关键。

二、72小时:与时间赛跑

在突发性耳聋的治疗中,有一个被反复强调的“黄金72小时”。这意味着,从症状初现到接受有效治疗的这段时间窗口,对于预后至关重要。在这宝贵的72小时内,如果能迅速诊断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患者的听力恢复几率将大大增加。

为何72小时如此关键?原因在于,突发性耳聋往往与内耳血液循环障碍、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因素相关。及时的治疗,如使用改善微循环的药物、糖皮质激素冲击疗法等,可以有效减轻内耳水肿、促进血液流通,从而保护受损的听觉细胞,避免其进一步坏死。一旦错过这个最佳时机,受损的听觉细胞可能永久失去功能,导致听力无法恢复。

三、识别信号,迅速行动

面对突发性耳聋的潜在威胁,提高自我警觉,及时识别早期症状显得尤为重要。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警信号:

-突然出现的耳鸣:耳朵内持续或间歇性的嗡嗡声、哨声等。

-听力明显下降:对日常对话感到困难,需要对方提高音量。

-耳部不适:耳闷、耳胀感,有时伴有眩晕。

-平衡失调:行走不稳,有摇晃感。

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切勿拖延,应立即就医。记住,每一分钟的延误,都可能增加听力恢复的难度。

四、科学治疗,全面康复

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是一个综合的过程,除了紧急医疗干预外,还涉及后续的康复管理和生活方式的调整。

-专业医疗治疗: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接受必要的听力测试和影像学检查,以明确病因并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听力康复训练:在专业指导下进行听力恢复训练,如语言理解练习、声音定位训练等,帮助大脑重新适应新的听力水平。

-心理支持:突发性耳聋往往伴随着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寻求心理咨询或加入患者支持团体,分享经验,相互鼓励,有助于心理康复。

-生活方式调整: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减少噪音暴露,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定期监测听力状况。

五、预防为先,守护听力

虽然突发性耳聋的具体原因尚未完全明确,但通过一些预防措施,可以降低其发生风险:

-增强免疫力: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保证充足睡眠,提高身体抵抗力。

-避免耳部感染: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水进入耳道,及时治疗上呼吸道感染。

-减少噪音暴露:长时间处于高分贝环境中时,佩戴耳塞或耳罩保护听力。

-定期体检:特别是对于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应定期监测血压、血糖,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风险。

六、结语:珍惜每一声,行动起来

突发性耳聋,这一无声的警钟,提醒我们听力健康不容忽视。在忙碌的生活中,不妨放慢脚步,倾听内心的声音,也关注外界的美好。记住,面对突发性耳聋,时间就是听力,72小时的黄金救治期是生命之音的最后防线。让我们从现在做起,提高意识,采取行动,共同守护这份宝贵的听觉礼物,让生活因声音而更加丰富多彩。

通过这篇文章,希望每一位读者都能深刻认识到听力健康的重要性,以及在面对突发性耳聋时,迅速就医的必要性。让我们携手,为听力健康发声,让爱与希望的声音,永远回荡在每一个角落。

(古宁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耳鼻喉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