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迎风流泪不只是“多愁善感”,外眼病导致的泪液异常

2024-05-14 19:36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大众认知里,迎风流泪常被视作多愁善感的文艺标签,实则不然,诸多外眼病才是背后“推手”,引发泪液分泌与排泄的紊乱,让眼睛在清风拂面时便泪光闪烁。

从解剖学角度看,眼泪的生成与排出精密如仪。泪腺位居眼眶外上方,持续分泌泪液润泽眼球,经微小导管汇入泪湖,再借眨眼动作,由泪道开启一场奔赴鼻腔的“旅程”。正常状态下,这套系统稳而不乱,但外眼病的突袭会打破平衡。

沙眼,这个耳熟能详的名字,源自沙眼衣原体的感染。它像细密砂砾,悄然嵌入睑结膜与角膜,引发粗糙不平、血管模糊。眼部受风刺激时,敏感神经末梢仿若被触动警报,泪腺接收“求救”信号,超量分泌泪液,试图冲刷异物、缓解不适,恰似决堤洪流,泪水肆意奔涌。而且沙眼易致睑内翻、倒睫,睫毛不规则生长,每次眨眼都成“搅局”,反复摩擦角膜,加重损伤,令泪液反射性增多,形成恶性循环,迎风时更难以自控。

干眼症患者亦深陷困扰。虽名为“干眼”,却是泪液质或量的失衡惹祸。脂质缺乏型干眼,因睑板腺功能障碍,油脂分泌不足,泪膜蒸发过快,角膜干燥、敏感性飙升;水液缺乏型则泪腺“乏力”,分泌量不达标。日常尚可勉强维持,微风一吹,眼表水分加速流失,大脑感知干燥危机,紧急下达“促泪”指令,泪液仓促分泌,却因成分不佳、稳定性差,无法有效舒缓,反而刺激眼部,红肿、刺痛接踵而至,泪水涟涟便是“应激”表现。

过敏性结膜炎也是隐匿“祸端”。花粉、尘螨等致敏原随风飘散,结膜囊成过敏反应“战场”。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等炎症介质,眼痒难耐、充血肿胀。眼睛接触气流,本就娇弱的结膜受激,泪腺“过度保护”,大量清水样泪液涌现,试图洗去过敏原,无奈过敏持续,泪水止歇难停,迎风片刻,便湿了脸颊。

还有那翼状胬肉,三角样组织悄无声息爬向角膜,不仅影响视力,还破坏眼表规则。风吹时,胬肉部位受牵拉、摩擦,扰乱局部神经调节,干扰泪液正常分布与反射,泪液分泌失调,或多寡不定,或流向紊乱,致使迎风流泪频频发生。

于生活场景而言,骑行爱好者疾驰时,风如利刃,眼中干涩、酸涩感瞬至,未戴防护镜的话,泪水模糊视线,险象环生;户外工作者长期暴露,粉尘与疾风交织,眼部每日承受“双重暴击”,泪流不止碍事又难受。

应对之法,需精准出击。沙眼务必尽早抗菌治疗,利福平、磺胺醋酰钠滴眼液轮番上阵,压制衣原体繁殖,必要时手术矫正睑内翻;干眼症则要区分类型,人工泪液补充水液,热敷按摩促进睑板腺畅通;过敏性结膜炎远离过敏原是关键,抗组胺滴眼液减轻症状,严重时糖皮质激素登场;翼状胬肉若侵及角膜,手术切除以防恶化。

迎风流泪绝非情绪使然,而是外眼病触发的生理警报。洞察病因、对症施治,才能让双眸在清风中安然无恙,重现澄澈亮眸,别让误解掩盖眼疾真相,错失诊疗良机。

(孟慧丽 河南省濮阳市濮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新习乡卫生院 眼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