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俗称“风疹块”或“风疙瘩”,是一种常见的皮肤过敏反应。许多人对荨麻疹的认识仅限于皮肤上的红色包块和瘙痒,但实际上,荨麻疹的成因、症状、类型以及治疗与预防远比这复杂得多。
一、荨麻疹的成因
荨麻疹的成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过敏反应:最常见的原因是机体对某些物质产生过敏反应。这些物质包括食物(如海鲜、坚果、牛奶等)、药物(如抗生素、解热镇痛药等)、吸入物(如花粉、尘螨、动物皮屑等)以及接触物(如化妆品、洗涤剂等)。这些过敏原进入机体后,会刺激免疫系统产生IgE抗体,进而引发过敏反应。
感染因素:某些病毒、细菌、真菌或寄生虫感染也可能引发荨麻疹。例如,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肝炎病毒、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等,都可能成为荨麻疹的诱因。
物理因素:如冷、热、日光、摩擦、压力等物理刺激,也可能成为荨麻疹的诱因。这类荨麻疹被称为物理性荨麻疹,包括寒冷性荨麻疹、胆碱能性荨麻疹、日光性荨麻疹等。
精神因素:情绪波动、紧张、焦虑等精神因素也可能诱发或加重荨麻疹。这种情绪变化会导致机体内分泌失调,进而引发免疫反应。
遗传因素:荨麻疹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遗传因素在发病中起一定作用。有家族史的人更容易患上荨麻疹。
二、荨麻疹的症状
荨麻疹的症状主要包括风团、瘙痒、皮疹、水肿等皮肤症状,以及头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胸闷、血压下降等全身症状。
风团:荨麻疹最典型的症状是皮肤上出现风团。这些风团可以是红色或苍白色的隆起包块,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可以是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状。风团通常会在数小时或一两天内自行消退,但会反复发作,此起彼伏。
瘙痒:风团常伴有剧烈的瘙痒感,患者可能会因为瘙痒而不断搔抓皮肤,进而引发更多的风团。这种瘙痒感严重时会影响睡眠和日常工作。
皮疹:除了风团外,荨麻疹还可能出现其他类型的皮疹,如红斑、水肿性红斑、水疱或脱屑性皮疹等。皮疹的形态和分布因人而异,可能出现在身体的任何部位。
水肿:在荨麻疹的发作过程中,患者可能会感到局部肿胀,尤其是在眼睑、嘴唇、耳朵和手指等组织疏松的部位。这种水肿通常在24小时内自行消退,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持续更长时间。
全身症状:部分荨麻疹患者在出现皮肤症状的同时,还可能伴有全身症状,如头痛、食欲不振、全身不适或发烧等。严重的荨麻疹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胸闷、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症状,甚至可能引发过敏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
三、荨麻疹的类型
荨麻疹根据病程和病因可分为多种类型,常见的有:
急性荨麻疹:病程在6周以内,起病急,症状重,但预后良好。急性荨麻疹通常由食物、药物或感染因素等引起,病因复杂。
慢性荨麻疹:病程超过6周,反复发作,难以根治,但多数患者症状较轻,不影响日常生活。慢性荨麻疹的病因更为复杂,包括自身免疫异常、精神内分泌因素等。
物理性荨麻疹:包括寒冷性荨麻疹、胆碱能性荨麻疹、日光性荨麻疹等,由特定的物理刺激诱发。这类荨麻疹的症状通常在物理刺激后几分钟内出现,持续半小时至数小时不等。
特殊类型荨麻疹:如水源性荨麻疹、接触性荨麻疹等,具有特定的诱发因素。水源性荨麻疹在皮肤接触水后几分钟内出现风团;接触性荨麻疹则是由皮肤接触某些物质后引发的过敏反应。
四、荨麻疹的治疗与预防
荨麻疹的治疗原则涵盖去除病因、控制症状及预防复发。具体做法包括:尽可能找到并去除诱发因素如过敏原和感染源,使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或必要时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控制瘙痒和风团,在专业指导下尝试紫外线照射、冷敷等物理治疗减轻炎症,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等心理治疗缓解心理压力,以及采取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个人卫生、穿着透气衣物、调整饮食习惯、合理使用防晒霜等措施预防复发,其中,了解并避免过敏原接触是预防的关键。
荨麻疹作为一种常见的皮肤过敏反应,虽然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困扰,但通过了解其成因、症状、类型以及治疗与预防方法,我们可以有效地控制和预防这一疾病。
(丁伟芳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