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胸痛超过15分钟?警惕心梗黄金抢救时间只剩120分钟!

2025-07-11 14:20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当胸痛持续超过15分钟,并伴有冷汗、恶心等症状时,这可能是心肌梗死的预警信号。心肌梗死,作为心脏供血动脉突然阻塞导致的危急病症,其及时救治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存率和后期生活质量。以下是对心梗急救、治疗及预防的详尽解析:

一、识别心梗症状

心肌梗死的典型症状包括胸骨后压榨性疼痛,这种疼痛可能向左肩、下颌放射,并伴随冷汗、恶心、呼吸困难等症状。值得注意的是,约15%的患者可能表现为不典型症状,如牙痛、上腹痛或呼吸困难,特别是糖尿病患者,因神经病变可能无明显痛感,仅感觉胸闷。因此,对于任何持续的、不寻常的胸痛,都应高度警惕。

二、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一旦发现疑似心梗症状,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并清晰说明患者所在位置及当前状态。同时,让患者保持坐位或半卧位,双腿自然下垂,以减少回心血量,降低心脏负荷。若患者意识清醒,且无药物过敏史及近期未服用抗凝药物,可协助其嚼服300毫克阿司匹林。但切记,禁止让患者自行走动,以免增加心肌耗氧量,扩大梗死面积。

三、黄金救治时间

从胸痛发作算起,120分钟内打通血管是关键。前60分钟被称为“黄金时间”,每拖延10分钟,死亡率上升约10%。超过12小时,心肌基本坏死,抢救意义大幅下降。因此,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

四、医院抢救流程

到达医院后,医生会优先进行心电图与心肌酶谱检测,以确认心肌损伤程度。若条件允许,急诊介入手术(PCI)是首选治疗方案,通过导管在阻塞血管放置支架以恢复血流。数据显示,发病6小时内完成PCI的患者,心肌挽救率可达85%。在不具备PCI条件的医院,溶栓治疗需在发病12小时内完成,常用药物包括阿替普酶与尿激酶,但使用前需排除脑出血风险。

五、术后管理与康复

术后监护阶段,需严格执行联合用药方案,如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持续12个月,以防止支架内血栓形成。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需终身服用,以控制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此外,心脏康复计划应在出院后2周内启动,包括心肺功能评估、阶梯式运动训练及营养师定制的低钠、高纤维膳食方案。

六、预防与长期管理

预防心梗比抢救更为重要。40岁以上人群应每年进行心脏彩超和冠脉CT检查,吸烟者应立即戒烟,肥胖者应减重。同时,学会计算心率与血压乘积,超过12000提示心脏负荷过大。随身携带急救卡片,写明病史、过敏药物和紧急联系人信息。

对于已发生过心梗的患者,应建立健康档案,记录发病时间、血管堵塞位置、植入支架类型等信息,并定期复查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和心脏超声。避免磁共振检查(支架术后6周内且磁场不超过1.5T),过机场安检时主动出示医疗证明。

七、特殊人群处理与新技术应用

老年患者、肾功能不全者及妊娠期心肌梗死患者需个体化处理。同时,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生物可吸收支架已进入临床验证阶段,有望解决金属支架远期并发症问题。人工智能辅助的远程心电监测系统可实现异常波形实时预警,缩短院前延误时间。

八、心理康复与家属教育

心理干预在心梗患者的康复中不可忽视。约35%的患者会出现焦虑抑郁症状,建议参加心脏康复计划,从术后2周开始低强度运动,逐步增加至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训练。家属应留意患者情绪变化,提供有效支持。

此外,家属应提前学习急救技能,如心肺复苏等,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做出反应。

综上所述,面对心梗这一危急病症,我们需要高度警惕、迅速行动、科学救治。记住两个“120”:发病后120分钟内开通血管,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时间就是生命,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心梗患者争取更多的生存机会!

(张亚璞 洛阳市中心医院 心内二区 主管护师)

总票数: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