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听到“小肠气”这一说法,而很多时候人们将其与腹股沟疝相联系。然而,腹股沟疝究竟是不是“小肠气”,它又有着怎样的症状和危害,这些问题对于普通民众的健康认知至关重要。了解这些知识,有助于人们在面对疾病时能够及时察觉,采取正确的措施。
二、腹股沟疝与“小肠气”的关系
“小肠气”是一种较为通俗的说法,从医学角度来看,它与腹股沟疝有着紧密联系。腹股沟疝是指腹腔内脏器通过腹股沟区的缺损向体表突出所形成的疝,而“小肠气”所描述的情况大多正是腹股沟疝的表现。当腹腔内的小肠等脏器通过腹股沟区域的薄弱部位突出时,在体表可能形成可复性或不可复性的肿块,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小肠气”。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小肠气”可以看作是腹股沟疝在民间的通俗叫法。
三、腹股沟疝的症状
(一)可复性肿块
这是腹股沟疝最为常见的症状之一。在站立、行走、咳嗽或用力排便等增加腹压的情况下,腹股沟区会出现肿块,通常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肿块质地柔软,初期较小,随着病情发展可能逐渐增大。当患者平卧或用手轻轻推送时,肿块可回纳至腹腔内,消失不见。
(二)局部坠胀感
患者常常会感到腹股沟区有坠胀不适的感觉,尤其是在肿块出现后,这种感觉可能会更加明显。坠胀感的程度因人而异,轻者可能仅在活动后稍有不适,重者则可能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三)疼痛
一般情况下,腹股沟疝不会引起明显疼痛。但当疝内容物发生嵌顿,即无法回纳至腹腔时,会导致局部疼痛剧烈。疼痛可呈持续性,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腹胀等肠梗阻症状。如果不及时处理,疝内容物可能会因缺血坏死,引发严重的后果。
四、腹股沟疝的危害
(一)影响日常生活
腹股沟疝的存在会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由于肿块的出现和坠胀感,患者在行走、运动等日常活动时会受到限制,无法正常进行一些体力劳动或体育锻炼。而且,患者需要时刻注意避免增加腹压的动作,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活质量。
(二)导致肠梗阻
如前文所述,当疝内容物嵌顿时,很容易引发肠梗阻。肠梗阻会导致肠道内容物无法正常通过,引起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严重的肠梗阻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肠坏死、感染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三)疝内容物坏死
长时间的嵌顿可使疝内容物因缺血而坏死。一旦疝内容物坏死,不仅手术难度会大大增加,术后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也会显著提高。而且,疝内容物坏死还可能引发全身性的感染,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威胁。
五、结论
腹股沟疝在民间常被称为“小肠气”,了解其症状和危害对于早期发现和治疗至关重要。可复性肿块、局部坠胀感以及可能出现的疼痛等症状,都是腹股沟疝的重要表现。而其带来的影响日常生活、导致肠梗阻和疝内容物坏死等危害,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因此,大众应提高对腹股沟疝的认识,一旦发现有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尽早诊断和治疗,避免病情延误带来的严重后果。同时,医学领域也应进一步加强对腹股沟疝的研究,探索更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黄开飞 石家庄长城中西医结合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