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每一个把“忍一忍”当成习惯的人
“就是肚子有点疼,睡一觉就好了。”
这是急诊科最常听到的开场白,也是很多阑尾炎患者错过最佳手术时机的理由。等到面色苍白、大汗淋漓被抬进抢救室,CT上已经看到阑尾穿孔、腹腔脓液横流的影像,医生和家属只能面面相觑:几个小时前,明明还能走能说话。
阑尾炎是普外科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一生患病率约7%~9%,任何年龄都可中招,尤以10~30岁最集中。它像一场“闪电战”,病程可在12~72小时内急转直下,而“扛一扛”的侥幸心理,正是把轻症拖成重灾的最大帮凶。今天,我们就告诉你:哪些腹痛必须立刻放下手头一切,直奔医院。
一、阑尾到底在哪?为什么会发炎
阑尾是盲肠末端一条蚯蚓状小管,腔隙狭窄、血供单一,开口一旦被粪石、寄生虫、淋巴增生堵死,就像下水道被抹布堵住,细菌疯狂繁殖,腔内压力骤升,血流中断,组织缺血坏死。炎症继续向外蔓延,阑尾壁破溃,脓液和粪便流入腹腔,引发弥漫性腹膜炎,甚至脓毒血症。
解剖上,阑尾位置多变:盆腔位、盲肠后位、肝下位……疼痛起始点可能不一样,但“炎症扩散路径”大同小异——先局部肿胀,继而穿孔,再全身感染,一步比一步凶险。
二、身体拉响的三级警报
1. 一级警报:转移性右下腹痛
70%~80%的患者最初只是肚脐周围隐痛或上腹不适,伴轻度恶心、食欲减退。6~12小时后,疼痛悄悄“搬家”到右下腹麦氏点(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1/3处),并且定位更尖锐,咳嗽、走路、按压都会加重。
请记住:普通胃肠炎的痛点多在上腹或脐周,很少精准“迁移”;阑尾炎的转移痛,是教科书级别的特征。
2. 二级警报:持续加重+全身炎症反应
随着细菌毒素入血,体温升到37.5℃~38.5℃,脉搏逐渐加快。此时腹痛不再是一阵一阵,而是持续刀割样,连翻身都困难。
危险信号:
• 疼痛峰值在6小时内迅速升级,镇痛药也压不住;
• 出现呕吐,先吐食物后吐胆汁,频次增加;
• 白细胞计数>10×10⁹/L,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
• 彩超或CT提示阑尾直径>6 mm,周围脂肪间隙模糊。
一旦走到这一步,距离穿孔可能只剩6~8小时。
3. 三级警报:弥漫性腹膜炎、感染性休克
阑尾壁破溃后,脓液沿右结肠旁沟蔓延至全腹,疼痛从局部扩展到整个肚子,腹肌像木板一样僵硬,按压松手瞬间反跳痛剧烈。患者高热寒战、血压下降、皮肤花斑,尿量骤减,提示脓毒症和多器官功能障碍。
此时再拖,死亡率以小时计。
三、易被误会的“伪装者”
1. 胃肠型感冒:发热、呕吐、腹泻,看似雷同,但腹泻在阑尾炎早期并不突出,且疼痛不会“转移”。
2. 女性盆腔炎或卵巢囊肿蒂扭转:同样右下腹痛,但多有阴道分泌物异常、月经史提示;彩超可见附件区包块。
3. 右侧输尿管结石:绞痛向会阴放射,伴血尿,肾区叩击痛明显。
4.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先有上呼吸道感染,超声提示淋巴结肿大,阑尾外观正常。
医生需要结合血检、影像、体征综合判断,切勿自行对号入座。
四、在家“自检”三步走,一旦出现立即就医
1. 咳嗽试验:站直,咳嗽一声,右下腹疼痛明显加剧,提示腹膜刺激。
2. 抬腿试验:平躺屈右髋屈膝90°,被动伸直膝关节,若右下腹牵拉痛,可疑阑尾炎。
3. 反跳痛:轻按右下腹后迅速抬手,疼痛在松手瞬间加重,高度怀疑炎症波及壁层腹膜。
上述任一阳性,都应放下犹豫,直奔急诊外科,不要洗澡、不要进食、不要自行服用强效止痛药——麻醉性镇痛会掩盖体征,延误诊断;进食水会增加全麻误吸风险。
五、到了医院会发生什么
1. 评估:医生会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腹部彩超或低剂量CT,必要时加做盆腔CT排除妇科疾病。
2. 决策:单纯性阑尾炎可行腹腔镜阑尾切除(微创,3个小孔,术后第2天可下床);若已形成脓肿,先抗感染+经皮穿刺引流,6~8周后二期手术。
3. 误区提醒:
• “怕开刀,想先挂消炎药回家”——轻症可暂观察,但复发率高达30%,二次手术粘连更重;
• “听说穿孔也能保守治疗”——仅限局限脓肿、无弥漫性腹膜炎且身体条件极差患者,绝大多数人仍需手术清除病灶;
• “术后要躺半个月”——腹腔镜术后24小时可下床,7~10天恢复轻工作,3周后可恢复运动。
六、把“扛”换成“懂”:写给家属的三句话
1. 不要给病人吃止痛片、泻药或油腻食物,任何口服都可能成为麻醉的“定时炸弹”。
2. 不要迷恋“网上说按摩止痛”,错误按压可能加速穿孔。
3. 带上既往病历、过敏史和最近一次进食时间,急诊医生需要这些信息决定麻醉方案。
七、小结:把阑尾炎当作“限时闯关游戏”
阑尾炎从发炎到穿孔,平均留给我们的黄金窗口只有24小时左右。疼痛不会说谎,身体发出的警报也不会等人。
请记住:
• 腹痛从肚脐移到右下腹,6小时后仍在加剧——去医院;
• 伴有发热、呕吐、走路弯腰——挂急诊外科;
• 按压松手瞬间更痛,或肚子硬如木板——立即手术。
把“忍一忍”换成“查一查”,把“扛过去”换成“早就医”,你就能把一次可能危及生命的急腹症,变成微创小手术后的三天出院。
愿每一次右下腹的隐痛,都被及时听懂;愿每一个深夜的急诊灯,只为平安而亮。
(纪登峰 新密市中医院 普外科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