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扭伤是生活中极为常见的损伤,无论是运动爱好者在球场上的意外,还是普通人走路时的不慎,都可能导致踝关节扭伤。若处理不当,不仅会延长恢复时间,还可能引发慢性疼痛、关节不稳定等问题。今天,作为医院康复治疗部的医生,我将为大家带来一份踝关节扭伤康复训练的进阶指南,帮助大家逐步恢复,重返灵活步伐。
认识踝关节扭伤
在了解康复训练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踝关节扭伤。踝关节扭伤主要是指踝关节周围的韧带受到过度牵拉而损伤,通常分为内翻扭伤和外翻扭伤,其中内翻扭伤更为常见。扭伤后,踝关节会出现疼痛、肿胀、淤血等症状,严重时甚至无法行走。根据损伤的程度,踝关节扭伤可分为一度、二度和三度。一度扭伤较轻,仅有少量韧带纤维撕裂;二度扭伤有部分韧带纤维断裂,关节稳定性受到一定影响;三度扭伤则是韧带完全断裂,关节明显不稳定。
急性期处理:遵循RICE原则
在踝关节扭伤后的急性期(一般为受伤后的48-72小时),我们要遵循RICE原则进行处理。
休息(Rest)
立即停止活动,避免受伤的踝关节进一步受力,防止损伤加重。可以使用拐杖或轮椅辅助行动,让受伤的脚得到充分休息。
冰敷(Ice)
在受伤后的24-48小时内,每隔1-2小时冰敷15-20分钟。冰敷可以收缩血管,减少出血和肿胀,缓解疼痛。可以使用冰袋或用毛巾包裹冰块进行冰敷,但要注意避免直接接触皮肤,以免冻伤。
加压包扎(Compression)
使用弹性绷带对受伤的踝关节进行加压包扎,以减少肿胀。包扎时要注意力度适中,不要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抬高患肢(Elevation)
将受伤的脚抬高,高于心脏水平,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可以在睡觉时用枕头垫高受伤的脚。
早期康复训练(伤后1-2周):活动度与消肿
在急性期过后,当肿胀和疼痛有所缓解时,就可以开始进行早期康复训练了。
被动活动
在他人的帮助下,进行踝关节的被动屈伸、内外翻活动。每个方向缓慢活动10-15次,每天进行3-4组。这样可以帮助恢复踝关节的活动度,防止关节粘连。
主动活动
自己尝试进行踝关节的主动屈伸活动,如缓慢地勾脚和绷脚。每组10-15次,每天进行3-4组。同时,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肌肉收缩练习,如收缩小腿肌肉,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消肿。
按摩与热敷
在受伤48小时后,可以进行适当的按摩和热敷。按摩时要注意力度适中,从肿胀的远端向近端按摩,促进血液和淋巴液回流。热敷可以使用热毛巾或热水袋,每次15-20分钟,每天进行2-3次。
中期康复训练(伤后2-4周):力量与平衡
当踝关节的活动度基本恢复后,就可以进入中期康复训练阶段,重点是增强踝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和提高平衡能力。
抗阻训练
使用弹力带进行抗阻训练是增强肌肉力量的有效方法。将弹力带固定在桌子腿上,患脚套在弹力带中,进行踝关节的屈伸、内外翻抗阻运动。每个方向进行10-15次,每天进行3-4组。随着力量的增强,可以逐渐增加弹力带的阻力。
平衡训练
平衡训练可以提高踝关节的稳定性。可以先从单脚站立开始,每次站立30-60秒,每天进行3-4组。逐渐增加难度,如在不稳定的表面上站立,如泡沫垫或平衡板。
后期康复训练(伤后4周及以后):功能与回归运动
在中期康复训练取得良好效果后,就可以进入后期康复训练阶段,目标是恢复踝关节的正常功能,重返正常活动和运动。
功能性训练
进行一些模拟日常活动或运动的功能性训练,如上下楼梯、跑步、跳跃等。开始时要缓慢进行,逐渐增加运动的强度和时间。
专项训练
如果是运动员或有特定运动需求的人,可以进行专项训练,如篮球运动员的变向、急停训练,足球运动员的传球、射门训练等。但要注意在训练前做好充分的热身准备,避免再次受伤。
康复训练注意事项
在整个康复训练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循序渐进:康复训练要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逐渐增加训练的强度和难度,避免过度训练导致再次损伤。
适度疼痛:在训练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轻微的疼痛,但这种疼痛应该是可以忍受的。如果疼痛剧烈或出现肿胀、淤血等症状加重的情况,应立即停止训练,并咨询医生的意见。
坚持训练:康复训练需要长期坚持,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一般来说,康复训练至少需要持续6-8周,甚至更长时间。
定期评估:在康复训练过程中,要定期到医院进行评估,了解康复进展情况,及时调整训练方案。
踝关节扭伤并不可怕,只要我们遵循科学的康复训练方法,分阶段、有步骤地进行康复训练,就一定能够逐步恢复,重返灵活步伐。希望大家都能重视踝关节扭伤的康复,远离伤痛,享受健康生活。
(曹晶 郑州市中心医院 康复治疗部 主管技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