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运动爱好者必看:踝关节扭伤后的科学康复与重返赛场指南

2024-09-06 11:29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踝关节扭伤是运动中最常见的损伤之一,尤其在篮球、足球、跑步等项目中发生率高达30%-40%。许多患者因早期处理不当或康复训练缺乏系统性,导致恢复期延长、反复扭伤甚至慢性疼痛。本文结合临床指南与运动康复案例,提供一套“48小时黄金处理+分阶段康复训练”的科学方案,助你安全、高效地重返赛场。

一、扭伤后的48小时黄金处理:PRICE原则全解析

踝关节扭伤后,前48小时是控制炎症、减少组织损伤的关键期,需严格遵循PRICE原则:

(一)Protection(保护)

1.使用护踝、弹性绷带或支具固定踝关节,避免二次损伤。

2.避免负重行走,拄拐或使用轮椅代步。

(二)Rest(休息)

1.立即停止运动,避免患肢承重。

2.休息时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利用重力促进血液回流。

(三)Ice(冰敷)

1.时间:受伤后48小时内,每1-2小时冰敷15-20分钟。

2.方法:用湿毛巾包裹冰袋敷于患处,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导致冻伤。

3.作用:降低局部代谢率,减少炎症因子释放,缓解疼痛和肿胀。

(四)Compression(加压包扎)

1.使用弹性绷带从脚趾向小腿方向螺旋包扎,压力以能插入1指为宜。

2.包扎过紧可能导致血液循环障碍,需定期松解检查。

(五)Elevation(抬高)

1.休息时将患肢垫高,保持踝关节高于膝关节、膝关节高于髋关节的体位。

2.夜间睡眠时可在小腿下方垫枕头,维持24小时持续抬高。

(六)常见误区:

1.错误1:立即热敷或涂抹红花油,可能加重肿胀和出血。

2.错误2:强行活动关节,导致韧带二次撕裂或软骨损伤。

二、分阶段康复训练:从急性期到重返赛场

康复训练需根据损伤程度(Ⅰ-Ⅲ度)和恢复阶段(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动态调整,以下为通用方案:

(一)急性期(0-72小时)

1.目标:控制炎症,维持关节活动度。

2.训练内容:

1)踝泵运动:仰卧位,缓慢勾脚尖(背屈)至极限,保持5秒后放松,重复10次/组,每日3组。

2)脚趾抓握:用脚趾抓握毛巾或弹力球,增强足底肌肉力量。

(二)亚急性期(3-7天)

1.目标:恢复关节活动度,预防肌肉萎缩。

2.训练内容:

1)关节活动度训练:

坐姿屈伸:坐于床边,小腿悬空,缓慢做踝关节背屈(勾脚)和跖屈(绷脚)动作,每组15次,每日3组。

字母书写:用脚踝在空中画字母(如A、B、C),增加关节灵活性。

2)肌肉力量训练:

弹力带抗阻训练:足背伸(钩脚尖):弹力带一端固定,另一端绕于前脚掌,对抗阻力做背屈动作,每组12-15次,每日3组。

足外翻:在钩脚尖状态下,将脚踝向外翻转,增强外侧韧带力量。

(三)慢性期(7天-6周)

1.目标:增强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预防再次扭伤。

2.训练内容:

1)平衡训练:

单脚站立:健侧手扶墙,患侧脚站立,逐渐延长站立时间至30秒,每日3组。

闭眼单脚站立:在睁眼单脚站立基础上闭眼,增加本体感觉训练难度。

平衡垫训练:站在BOSU球或平衡软踏上,进行单脚站立或抛接球练习。

2)反应训练:

侧向跳跃:在地面设置标志线,左右跳跃时快速调整重心,每组10次,每日3组。

绳梯训练:通过快速脚步移动(如交叉步、高抬腿)穿过绳梯,提升协调性。

(四)重返赛场期(6周后)

1.目标:恢复专项运动能力,降低再损伤风险。

2.训练内容:

1)爆发力训练:

垂直跳跃:双脚起跳后单脚落地,保持平衡,每组8次,每日3组。

侧向跳跃:左右两侧设置障碍物,连续侧向跳跃,每组10次,每日3组。

2)专项运动模拟:

篮球运动员:进行变向运球、急停跳投练习。

跑步爱好者:在跑步机上模拟比赛配速,逐步增加坡度和速度。

三、特殊场景的应对策略

(一)合并骨折或韧带撕裂

1.需佩戴支具或石膏固定4-6周,康复训练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2.拆除固定后,需从关节活动度训练重新开始,避免暴力拉伸。

(二)慢性踝关节不稳

长期反复扭伤导致韧带松弛,需加强腓骨长短肌和胫骨后肌力量。

推荐训练:

1.提踵训练:单脚站立,缓慢踮脚尖至最高点,保持2秒后放下,每组15次,每日3组。

2.弹力带内翻抗阻:弹力带绕于前脚掌,向内翻转脚踝,增强内侧韧带力量。

(三)糖尿病患者或高龄人群

1.需加强血糖控制,避免伤口感染。

2.康复训练强度降低50%,优先选择水中运动(如水中步行、游泳)减轻关节压力。

四、康复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问题1:训练后肿胀加重

原因:训练强度过大或未遵循无痛原则。

对策:立即冰敷20分钟,抬高患肢,减少当日训练量。

问题2:平衡训练时反复崴脚

原因:肌肉力量不足或本体感觉缺失。

对策:降低训练难度(如从睁眼站立开始),加强小腿肌肉力量。

问题3:恢复运动后仍感疼痛

原因:未完全恢复即开始高强度运动。

对策:暂停专项训练,加强肌肉力量和平衡训练,逐步增加运动量。

五、重返赛场的评估标准

在开始专项训练前,需通过以下测试:

1.关节活动度:背屈≥15°,跖屈≥40°,内外翻活动度对称。

2.肌肉力量:患侧腿单腿站立≥30秒,平衡垫上闭眼站立≥10秒。

3.功能性测试:

1)星形偏移平衡测试(SEBT):在8个方向上单腿站立,伸腿距离达健侧腿的90%以上。

2)垂直跳跃测试:患侧腿跳跃高度达健侧腿的85%以上。

六、总结

踝关节扭伤的康复需遵循“科学处理+分阶段训练+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盲目静养或过早运动。

轻度扭伤(Ⅰ度):1-2周可恢复基础运动,3-4周重返赛场。

中度扭伤(Ⅱ度):2-4周恢复基础运动,6-8周重返赛场。

重度扭伤(Ⅲ度):需6-8周恢复基础运动,3-6个月重返赛场。

若出现以下情况需立即就医:关节严重肿胀、畸形;无法承重行走;疼痛持续加重或夜间痛醒。

科学的康复方案不仅能缩短恢复时间,更能降低30%-50%的再损伤风险。记住:康复不是比赛,但正确的康复能让你更快回到赛场!

(卢静静 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 疼痛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