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先说说:猫爪子上,藏着啥“危险分子”
被猫抓了之所以让人纠结,主要是怕两种东西:狂犬病病毒和巴氏杆菌。
猫(尤其是流浪猫)可能携带狂犬病病毒,病毒存在于唾液中,爪子挠人的时候,可能沾上唾液,通过伤口进入人体。虽然猫传播狂犬病的概率比狗低,但一旦发病,死亡率几乎是100%,容不得半点侥幸。
另一种更常见的“麻烦”是巴氏杆菌感染。猫口腔和爪子上这种细菌特别多,伤口被感染后,可能在1-3天内出现红肿、疼痛、流脓,严重的还会引发淋巴结肿大(胳膊腋下或脖子上鼓个包,又疼又烫),甚至扩散到全身。
所以被猫抓了,不是“口子小就没事”,得根据具体情况判断要不要打疫苗、要不要处理伤口。
二、先别慌,第一步必须是“冲伤口”
不管要不要打疫苗,被猫抓后的第一时间,都要给伤口做“紧急清洁”,这步比纠结打不打疫苗更重要:
1.用肥皂水使劲冲
找块肥皂,搓出泡沫后涂在伤口上,打开水龙头,用流动的清水(自来水就行)对着伤口冲,边冲边用手指挤伤口(把可能带病毒或细菌的血挤出来),至少冲15分钟。肥皂水能破坏病毒结构,清水能冲走表面的细菌,这步能大大降低感染风险。
2.用碘伏或酒精消毒
冲完后,用碘伏(刺激性小,适合伤口)或医用酒精(刺激性大,适合伤口周围皮肤)给伤口消毒,别用红药水、紫药水(会影响伤口观察)。
3.别包伤口
小伤口暴露在空气中就行,别贴创可贴或包纱布(闷热的环境反而利于细菌繁殖)。如果伤口流血较多,用干净的纱布轻轻压住止血,血止住后就敞开。
三、这些情况,必须打狂犬病疫苗(可能还要打免疫球蛋白)
狂犬病疫苗不是“所有猫抓都要打”,但出现以下情况,建议打,别犹豫:
1.抓人的是“流浪猫”“野猫”
流浪猫可能没打狂犬疫苗,而且经常打架,感染狂犬病的风险比家猫高。尤其是被流浪猫主动攻击咬伤、抓伤(不是你逗它才被抓),更要警惕。
2.家猫但“情况不明”
自己家的猫如果没打够狂犬疫苗(比如只打了一针,没按流程打完3针),或者不知道有没有打过疫苗,被它抓伤出血了,建议打疫苗。如果家猫每年按时打狂犬疫苗,而且抓伤是因为“你逗它玩太疯”(比如抢它的零食被抓),伤口不深、没出血,可根据情况观察(但保险起见,最好咨询医生)。
3.伤口深、出血多,或在头脸部位
伤口深意味着病毒或细菌更容易“藏”在里面;头脸部位离大脑近,一旦感染狂犬病,发病速度更快,所以这类情况必须打疫苗,必要时还要在伤口周围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直接中和病毒,给疫苗起效争取时间)。
打狂犬疫苗的时间越早越好,最好在24小时内,超过24小时也能打,只要没发病,打了就有作用。全程需要打5针(第0、3、7、14、28天各一针),或4针法(2-1-1方案),必须按时间打,别漏针。
四、感染了巴氏杆菌,身体会发“信号”,得及时用抗生素
巴氏杆菌感染比狂犬病常见得多,被猫抓后要留意伤口变化,如果出现这些情况,说明可能感染了,得去医院开抗生素(比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1. 伤口周围红肿范围扩大(超过1厘米),摸起来发烫。
2. 伤口流脓、疼痛加重,甚至不能碰。
3. 胳膊腋下、脖子或伤口附近的淋巴结肿大(摸起来像个硬疙瘩,按压疼)。
4. 发烧(体温超过38℃)、浑身没劲。
这些症状大多在抓后1-3天出现,别想着“自己扛扛就好”,巴氏杆菌感染靠自身免疫力很难压下去,拖延可能导致感染扩散,甚至需要手术引流脓液。
五、家猫和流浪猫,处理方式不一样
被家猫和流浪猫抓伤,风险等级不同,处理方式可以“区别对待”:
1.被家猫抓(按时打疫苗,健康状态好)
-伤口浅、没出血:冲15分钟肥皂水,消毒后观察,不用打狂犬疫苗,也不用吃抗生素(除非出现感染迹象)。
-伤口出血但不深:冲伤口+消毒,因为家猫风险低,可以选择“10日观察法”——把猫关起来观察10天,如果猫10天内没死(狂犬病发作的猫10天内会死亡),就说明没感染狂犬病,剩下的狂犬疫苗可以停掉(如果已经开始打)。
-伤口深、出血多:冲伤口+消毒,先打狂犬疫苗,同时观察猫10天,猫没事就停针。
2.被流浪猫/野猫抓
-不管伤口大小、出不出血,都建议冲伤口+消毒+打狂犬疫苗(流浪猫没法观察10天,风险未知)。
-伤口深或头面部受伤:除了狂犬疫苗,还要打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同时吃抗生素预防巴氏杆菌感染。
六、别被这些误区误导,科学处理才安全
被猫抓后,很多人会被网上的说法带偏,其实这些误区要避开:
1.“只有被疯猫抓才需要打疫苗”
疯猫(狂犬病发作)确实危险,但很多携带狂犬病病毒的猫在发病前就有传染性(处于“潜伏期”),看起来和正常猫一样,根本看不出来。所以不能靠“猫有没有疯”来判断要不要打疫苗。
2.“口子太小,不用处理”
病毒和细菌不管伤口大小,只要有破损就能进入。哪怕只是一道红印(皮肤可能已经破了),也要用肥皂水冲,只是可以不用打疫苗(家猫的话)。
3.“打了狂犬疫苗就不会感染细菌了”
狂犬疫苗只防狂犬病,对巴氏杆菌等细菌完全没用,别以为打了疫苗就万事大吉,还是要观察伤口有没有感染。
4.“猫抓热(巴氏杆菌感染)是小问题,不用管”
猫抓热虽然死亡率低,但疼起来很受罪,还可能留下淋巴结肿大的后遗症,及时用抗生素才能好得快。
总结:被猫抓了,分三步走最稳妥
被猫抓后,别慌也别大意,按这三步处理:
1.立刻冲15分钟肥皂水,用碘伏消毒(这是基础,必须做)。
2.根据猫的情况(家猫还是流浪猫)、伤口情况(出血与否、深浅),决定要不要打狂犬疫苗和免疫球蛋白。
3.接下来3天观察伤口,出现红肿、流脓、发烧就及时去医院开抗生素。
养猫的人最好给猫按时打狂犬疫苗,平时逗猫别太疯(避免被抓),被抓后科学处理,既能保护自己,也能避免不必要的焦虑。毕竟,和猫相处的快乐很重要,但安全更重要呀!
(何磊 郑州人民医院 急诊科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