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肩袖损伤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功能锻炼

2025-05-07 08:18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肩袖损伤是肩关节周围肌腱的撕裂性病变,多见于中老年人群和长期肩部劳损者。手术修复是恢复肩关节功能的重要手段,但术后若护理不当,可能出现感染、僵硬、肌腱再撕裂等并发症,而科学的功能锻炼是康复的关键。了解如何预防并发症、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才能让肩膀真正恢复灵活。

一、肩袖术后常见并发症:早识别才能早应对

肩袖术后的恢复期通常为 3-6 个月,这段时间肌腱处于愈合的关键阶段,可能出现以下问题:

感染:发生率约 1%-3%,表现为伤口红肿、渗液、疼痛加剧,甚至发热。一旦感染,可能导致肌腱与骨骼愈合不良,严重时需二次手术清创。

肩关节僵硬:术后制动过久或锻炼不足,会导致关节囊、韧带粘连,肩膀活动范围缩小,比如抬臂无法超过 90°,穿衣服、梳头等动作困难。

肌腱再撕裂:术后 3 个月内是高发期,多因过早负重、剧烈活动或愈合不良导致,巨大撕裂患者复发风险更高,可能需要再次手术。

疼痛综合征:术后持续疼痛超过 3 个月,且与活动无关,可能是瘢痕粘连、神经损伤或心理因素所致,影响康复积极性。

二、并发症的预防:从细节筑牢康复基础

预防并发症需要从术前到术后全程把控,患者可主动配合的要点包括:

1. 感染的预防

术前 1 天清洁肩部皮肤,避免抓挠破损;糖尿病患者需控制血糖(空腹血糖<8mmol/L),高血糖会降低免疫力,增加感染风险。

术后保持伤口敷料干燥,按医生要求定期换药,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若出现红肿热痛或体温升高,及时告知医生,早期使用抗生素可有效控制感染。

2. 肩关节僵硬的预防

术后第 2 天即可开始轻度活动,如钟摆运动(弯腰让手臂自然下垂,轻轻前后摆动),避免长期不动导致粘连。

遵循 “动静结合” 原则:制动期(通常术后 1-6 周)以保护为主,但需在医生指导下做被动活动;愈合期逐步增加主动活动,防止关节 “生锈”。

3. 肌腱再撕裂的预防

术后 6 周内避免肩部负重(如拎重物、提菜篮),睡觉时用枕头垫高患侧肩膀,避免侧卧压迫。

日常动作需 “温柔”:穿脱衣服时先穿患侧、后脱患侧;避免突然抬手接物、用力咳嗽时用健侧手护住患肩,减少肌腱牵拉。

三、分阶段功能锻炼:科学康复的核心

功能锻炼需根据肌腱愈合阶段调整,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

1. 早期阶段(术后 0-6 周):保护愈合,预防粘连

此阶段肌腱尚未牢固附着,以被动活动为主,目的是维持关节活动度:

钟摆运动:弯腰 45°,患侧手臂自然下垂,顺时针、逆时针各画圈 10 次,每天 3 组,动作缓慢轻柔,不引起疼痛。

被动前屈:健侧手托住患侧肘部,缓慢向前抬起至感觉轻微拉伸(不超过 90°),保持 5 秒后放下,每组 10 次,每天 2 组,避免过度用力。

腕手活动:多做握拳、伸指、腕部旋转动作,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肿胀,同时避免上肢肌肉萎缩。

2. 中期阶段(术后 7-12 周):增强肌力,扩大活动范围

肌腱初步愈合后,可增加主动活动和轻度抗阻训练:

爬墙运动:面对墙壁站立,患侧手指沿墙面缓慢向上 “爬行”,每天比前一天多爬 1-2 厘米,逐步恢复抬臂高度,注意身体不歪斜。

弹力带外旋:肘部贴紧身体,手握轻弹力带另一端固定,缓慢向外旋转小臂(类似 “开门” 动作),每组 10 次,每天 2 组,增强肩袖肌群力量。

侧平举训练:手臂自然下垂,缓慢向侧方抬起至与肩同高(掌心向下),再缓慢放下,每组 8 次,每天 2 组,避免耸肩代偿。

3. 后期阶段(术后 12 周以后):恢复功能,强化肌力

此时肌腱已基本愈合,可进行抗阻训练和功能性动作:

哑铃前平举:手持 1-2 公斤哑铃,缓慢向前平举至与肩同高,保持 3 秒后放下,每组 12 次,每天 2 组,逐步增加重量(不超过 5 公斤)。

日常生活模拟:练习梳头、扣后背纽扣、端杯子等动作,从简单到复杂,逐步恢复生活自理能力。

俯身飞鸟:弯腰 45°,手臂自然下垂,向两侧抬起至与肩同高(类似飞鸟展翅),强化肩袖和三角肌力量,每组 10 次,每天 2 组。

四、功能锻炼的 “红线” 与原则

无痛原则:锻炼时若出现尖锐疼痛,立即停止;轻微酸胀是正常的,过度疼痛可能导致肌腱损伤。

个体化调整:年轻、撕裂小的患者可加快进度;高龄、巨大撕裂或合并糖尿病者需延长制动时间,具体遵医嘱。

长期坚持:术后 3 个月内是康复黄金期,6 个月内仍需每周锻炼 3-4 次,避免 “半途而废” 导致功能倒退。

避免误区:不要盲目模仿他人锻炼方案(每个人伤情不同);不依赖 “偏方”(如用力甩肩),可能造成二次损伤。

肩袖术后康复就像 “培育幼苗”,预防并发症是 “防风雨”,功能锻炼是 “促生长”。既不能因害怕疼痛而放弃锻炼,也不能急于求成拔苗助长。只要遵循科学方法,耐心坚持 3-6 个月,大多数患者都能恢复正常的肩部功能,重新享受抬手自如的生活。

(穆乾坤 永城市人民医院 骨科二病区)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