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背后的真相

2024-12-12 11:07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每个月的那几天,许多女性都会经历不同程度的痛经。对大多数人而言,这可能只是生活中的一段短暂不适,通过热敷、药物或简单的休息便能缓解。然而,对于一部分女性来说,痛经却如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每个月准时到来,带来难以忍受的痛苦,甚至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在这些痛经背后,隐藏着一个可能不为众人所熟知的医学名词——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简称内异症)。

一、痛经:不只是“痛”那么简单

痛经,这个看似普遍的词汇,实则涵盖了从轻微不适到严重疼痛的各种程度。在医学上,痛经被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痛经通常与子宫收缩过度或子宫供血不足有关,多见于青春期少女和未生育的女性,而继发性痛经则往往由其他妇科疾病引起,子宫内膜异位症便是其中之一。

内异症导致的痛经,往往比原发性痛经更为剧烈,持续时间更长,且可能伴随其他症状,如性交疼痛、排便疼痛、尿频尿急以及不孕等。这种疼痛不仅仅是“痛”那么简单,它更像是一种无声的警告,提示着身体内部可能存在的问题。

二、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的“错位旅行”

子宫内膜,这个听起来并不陌生的名词,是构成子宫内壁的一层组织。在正常情况下,它会在每个月经周期中增厚,为可能的怀孕做准备。如果没有怀孕,增厚的子宫内膜会脱落,伴随着出血排出体外,形成月经。然而,在内异症患者中,部分子宫内膜组织“逃离”了子宫,流浪到了卵巢、盆腔、肠道甚至更远的地方。

这些“错位”的子宫内膜组织同样会受到激素的影响,发生周期性出血。但由于它们身处异地,无法像正常月经那样排出体外,血液和周围组织在腹腔内积聚,形成囊肿或粘连,从而引发疼痛和各种症状。更令人担忧的是,内异症是一种进行性疾病,意味着如果不及时治疗,病情可能会逐渐加重。

三、揭开面纱:内异症的诊断与挑战

内异症的诊断并非易事。由于症状多样且非特异性,许多患者在确诊前经历了漫长的求医之路。妇科检查、超声波检查、血液检测以及腹腔镜检查(金标准)是诊断内异症的主要手段。其中,腹腔镜检查不仅能直接观察腹腔内的情况,还能进行组织活检,是确诊内异症最可靠的方法。

然而,内异症的诊断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方面,内异症的症状与许多其他疾病相似,容易造成误诊;另一方面,内异症的病变程度与症状严重程度并不总是成正比,有些患者症状轻微但病变广泛,而有些患者症状严重但病变局限。这使得内异症的诊断成为了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需要医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细致的查体。

四:治疗之路:从药物到手术的多维度探索

内异症的治疗旨在缓解疼痛、改善生活质量,并尽可能保护患者的生育能力。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辅助生殖技术等。

药物治疗以内分泌调节为主,通过抑制卵巢激素的分泌,减少子宫内膜组织的生长和出血。常用的药物有口服避孕药、孕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等。虽然药物治疗能够暂时缓解症状,但停药后症状往往会复发,且长期用药可能带来副作用。

手术治疗则主要针对严重的内异症病变,通过腹腔镜或开腹手术,切除或破坏异位的子宫内膜组织,减轻粘连,恢复盆腔的正常解剖结构。手术治疗虽然效果显著,但并不能根治内异症,且术后有复发的风险。

对于因内异症导致不孕的患者,辅助生殖技术如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通过促排卵、取卵、受精和胚胎移植等步骤,帮助患者实现生育愿望。

五:关注心理健康:内异症患者的隐形战场

内异症不仅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还可能对其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影响。长期的疼痛、治疗的不确定性和对生育能力的担忧,往往使患者陷入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中。因此,关注内异症患者的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干预,同样是治疗内异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医生、家人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为患者营造一个理解、包容和支持的环境。鼓励患者积极表达感受,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等方法,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六:结语:痛经背后的真相,值得我们共同关注

子宫内膜异位症,这个隐藏在痛经背后的真相,正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科普宣传,提高公众对内异症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减少误诊和漏诊,促进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同时,加强医患沟通,关注患者的身心健康,为患者提供全面、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是改善内异症患者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的关键。

让我们携手努力,揭开痛经背后的神秘面纱,为内异症患者点亮希望之光。因为,每一个女性都值得拥有健康、无痛的生活。

(董秀娇 石家庄栾城人民医院 妇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