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中西医结合预防心肌梗死复发的策略与实践

2023-05-23 20:55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心肌梗死患者的生存率有所提高,但复发问题仍然严峻。中西医结合在预防心肌梗死复发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从多个维度进行干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降低复发风险。

一、中医预防策略与实践

(一)辨证论治

中医强调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进行综合分析,将心肌梗死患者分为不同的证型,如气虚血瘀型、痰浊壅塞型、心肾阴虚型等。针对不同证型采用相应的治法和方药,以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气血运行。例如,对于气虚血瘀型患者,常采用补阳还五汤等方剂益气活血;对于痰浊壅塞型,则选用瓜蒌薤白半夏汤等化痰祛湿、宽胸理气。

(二)中药调理

许多中药具有改善心血管功能、抗血栓形成、调节血脂等作用。如丹参、三七等活血化瘀药物,可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流变学;人参、黄芪等补气药物,能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心脏功能。此外,一些中药复方制剂在临床实践中也显示出对心肌梗死二级预防的积极效果,通过长期服用中药,可稳定病情,减少复发风险。

(三)针灸疗法

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可调节经络气血运行、改善心脏功能。如内关、心俞、膻中等穴位,具有宁心安神、宽胸理气的作用。研究表明,针灸治疗可降低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率、血压,改善心肌缺血症状,同时还能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从而有助于预防复发。

二、西医预防策略与实践

(一)药物治疗

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是预防心肌梗死复发的基础用药。

他汀类药物:可降低血脂水平,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 C),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β受体阻滞剂:能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重构,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复发风险。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可改善心肌重构、降低血压,对心肌梗死后的心力衰竭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二)生活方式干预

合理饮食:倡导低盐、低脂、低糖饮食,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食物的摄入,控制体重,避免肥胖。

适量运动: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的运动方案,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有氧运动,可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是心肌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可显著降低复发风险。

(三)康复治疗

包括心脏康复运动训练、心理康复等。心脏康复运动训练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循序渐进增加运动强度,以提高患者的运动耐力和心脏功能。心理康复则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增强治疗依从性。

三、中西医结合的优势与展望

中西医结合预防心肌梗死复发具有显著优势。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可从根本上调整机体的机能状态,改善患者体质;西药的针对性强,在抗血小板、调脂、降压等方面效果明确。两者结合能够取长补短,发挥协同作用,提高预防效果。

在未来的实践中,应进一步加强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深入探索中药与西药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优化治疗方案。同时,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和随访管理,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治疗依从性,从而更好地实现预防心肌梗死复发的目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周长新 社旗县中医院 中西医结合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