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功能不全,药物与非药物疗法的双重优势

2025-07-18 15:33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一、引言

心功能不全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传统单一的治疗方法往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中西医结合治疗模式将药物与非药物疗法有机结合,为心功能不全的治疗开辟了新的思路和途径,展现出独特的优势。

二、药物治疗的优势

(一)西药治疗

西药在治疗心功能不全方面具有起效快、作用明确的特点。例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可抑制肾素 - 血管紧张素 - 醛固酮系统(RAAS),扩张血管,减轻心脏前后负荷,从而改善心脏功能;β - 受体阻滞剂能降低心肌耗氧量,长期应用可改善心肌重构;利尿剂可快速减轻心脏负荷,缓解肺淤血和外周水肿等症状。这些药物通过不同的靶点发挥作用,能有效控制心功能不全的症状,延缓疾病进展。

(二)中药治疗

中药治疗心功能不全注重整体调理和辨证论治。许多中药具有强心、利尿、扩血管等作用,且副作用相对较小。例如,黄芪具有补气升阳、利水消肿的功效,可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脏功能;葶苈子能泻肺平喘、利水消肿,对于心功能不全引起的水肿和喘憋症状有较好的缓解作用。中药复方根据患者的具体证型进行配伍,可起到多靶点、多途径调节机体功能的作用,不仅能改善心脏症状,还能调节机体的整体状态,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耐受力。

三、非药物疗法的优势

(一)针灸疗法

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人体的经络气血运行。研究表明,针灸可改善心脏的神经内分泌调节,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强心肌收缩力,促进血液循环。例如,针刺内关、心俞、足三里等穴位,可调节心脏功能,缓解心绞痛、心悸等症状,同时还能调节患者的情绪,减轻焦虑和抑郁状态,对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的辅助作用。

(二)运动康复

适度的运动康复训练对于心功能不全患者至关重要。在病情稳定期,根据患者的心功能状况制定个性化的运动方案,如散步、太极拳、慢跑等有氧运动。运动可增强心肺功能,提高骨骼肌的力量和耐力,改善身体的代谢功能,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同时,运动还能促进患者的心理康复,增强自信心和生活自理能力。

(三)心理干预

心功能不全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这些负面情绪会加重心脏负担,影响治疗效果。心理干预包括心理疏导、放松训练、音乐疗法等,可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维持机体的神经内分泌平衡,对心脏功能的恢复具有积极意义。

四、中西医结合的双重优势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功能不全,将药物与非药物疗法有机结合,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协同作用。药物疗法可快速控制症状,改善心脏功能;非药物疗法则从整体上调节机体的状态,增强患者的体质和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复发。这种综合治疗模式不仅能提高治疗效果,还能减少药物的副作用,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心功能不全患者带来更大的益处。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功能不全,药物与非药物疗法的双重优势显著,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和深入研究。

(周长新 社旗县中医院 中西医结合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