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这一因血尿酸增高导致尿酸盐结晶沉积在皮下、关节周围等部位而引发的疾病,常常在毫无征兆下突然袭击,让患者陷入“痛不欲生”的困境。但别慌,掌握这些关键要点,能助你有效应对痛风急性发作,逐步走向缓解。
一、痛风急性发作的表现
痛风急性发作时,疼痛通常来势汹汹。关节局部会出现明显的红、肿、热、痛,尤以大脚趾、脚踝、膝关节等部位最为常见。患者往往在夜间睡眠时突然被剧痛惊醒,关节犹如被烈火灼烧,稍一触碰便钻心地疼,连床单的重量都可能让人难以忍受,严重影响正常生活与行动。
二、急性发作期的应对妙招
(一)抬高患肢
当痛风发作累及下肢关节时,尽量抬高患肢,使其高于心脏水平。比如,在休息时,用几个枕头将脚垫高,这样有利于促进血液回流,减少血液在关节处的淤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肿胀与疼痛。原理类似于水往低处流,抬高患肢能让局部积聚的血液、组织液更快回流,避免进一步肿胀加重疼痛。
(二)冰敷缓解
准备一个冰袋,用毛巾包裹后,敷在疼痛的关节部位。每次冰敷 15 - 20 分钟,每天可进行 3 - 4 次。冰敷能使局部血管收缩,降低局部血液循环速度,减少炎症物质的渗出,同时麻痹末梢神经,达到减轻疼痛、消肿的目的。但要注意避免冰袋直接接触皮肤,以防冻伤。
(三)合理用药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这类药物能有效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与肿胀。发病后应尽快服用,按照说明书或医嘱的剂量,通常每 4 - 6 小时服用一次,能有效控制症状。
秋水仙碱:它是治疗痛风急性发作的特效药之一,能抑制白细胞的趋化作用,减轻关节内的炎症反应。一般在发作初期就开始小剂量服用,但需注意其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等副作用,如恶心、呕吐、腹泻等,一旦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调整用药。
糖皮质激素:如果患者对非甾体抗炎药和秋水仙碱不耐受,或者病情较重,可在医生指导下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等。它能迅速抑制炎症,缓解疼痛,但长期使用会有较多副作用,所以必须严格遵循医嘱。
(四)严格休息
痛风急性发作期间,关节处于极度敏感与脆弱的状态,任何轻微的活动都可能加剧疼痛与损伤。此时,患者应尽量减少活动,多休息,避免长时间站立、行走或剧烈运动,给关节足够的恢复时间。
三、缓解期的关键举措
(一)饮食调整
严格控制高嘌呤食物摄入,像动物内脏(猪肝、鸡肝等)、海鲜(沙丁鱼、虾蟹等)、肉汤这类高嘌呤食物要尽量少吃或不吃,因为嘌呤在体内代谢后会产生尿酸,增加血尿酸水平。
增加低嘌呤食物摄入,例如新鲜的蔬菜(西兰花、芹菜等)、水果(苹果、橙子等)、全谷物等,它们既能提供身体所需营养,又不会对尿酸产生太大影响。
多喝水,每日保证 2000 毫升以上的饮水量,最好是白开水或淡茶水。充足的水分能促进尿酸排泄,减少尿酸在体内的积聚。
(二)适度运动
在缓解期,适当运动有助于增强体质、控制体重,对降低血尿酸水平大有裨益。选择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每周坚持 3 - 5 次,每次 30 分钟左右。运动过程中注意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同时做好关节保暖,防止受伤。
(三)定期复查
定期到医院复查血尿酸、肝肾功能等指标,了解身体恢复情况以及药物对身体的影响。一般建议每 3 - 6 个月复查一次,以便医生根据检查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病情稳定,预防痛风再次急性发作。
痛风急性发作虽痛苦难忍,但只要掌握正确的应对方法,在发作期积极治疗、缓解期做好预防调理,就能有效控制病情,摆脱“痛不欲生”的困扰,重拾健康生活。
(闫梅 社旗县人民医院 急诊科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