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先说说:阴囊里的“血管网络”,本应“乖乖听话”
男人的阴囊里藏着睾丸,还有一群负责给睾丸供血、回血的血管,它们像“细细的水管”,平时安安静静地工作——动脉送新鲜血液进来,静脉把用过的血液运回去,速度刚刚好,阴囊不会有任何不适。
但有些男人站久了(比如售货员、老师、厨师),会觉得阴囊坠胀、发沉,像“揣了个小沙袋”,坐下来或躺一会儿就好转。这不是“累着了”那么简单,很可能是阴囊里的静脉“不听话”了——血液回流变慢,淤积在血管里,让血管变粗、变长,像“打了结的水管”,医学上叫“精索静脉曲张”。
泌尿外科医生每年要接诊几千例这样的患者,他们常说:“站久了阴囊不舒服,是静脉在‘抗议’,再不管,可能影响睾丸功能。”
二、为啥站久了会不舒服?静脉“瓣膜坏了”,血液“往回漏”
精索静脉曲张的根源,是阴囊里的静脉“瓣膜”出了问题。静脉里的瓣膜像“单向阀门”,只允许血液从睾丸往心脏方向流,不让血液倒流。如果瓣膜坏了(比如先天发育不好,或长期站立导致瓣膜磨损),“阀门关不严”,血液就会往下漏,淤积在静脉里,让血管变粗、膨胀。
1.站立时“重力帮倒忙”,血液更难回流
人站立时,心脏在胸腔,睾丸在会阴部,血液从睾丸流回心脏需要“对抗重力”,全靠静脉瓣膜和肌肉收缩帮忙。如果瓣膜坏了,站立时间越长,血液淤积越多,血管被撑得越粗,阴囊就会有坠胀感——像用手捏住水管的一端,水排不出去,管子会越来越鼓。
有个快递员每天站10小时送货,刚开始站久了阴囊有点沉,没当回事,半年后疼得走路都岔开腿,检查发现精索静脉已经扩张到“蚯蚓状”(直径超过3毫米),不得不手术治疗。
2.左侧更易“中招”,解剖结构“惹的祸”
约90%的精索静脉曲张发生在左侧,因为左侧精索静脉的“走形更曲折”:它要绕过主动脉和肾静脉,像“走迷宫”一样才能回到心脏,回流阻力比右侧大,瓣膜更容易受损。就像两条路,一条直路一条弯路,弯路更容易堵车。
三、不舒服的感觉有哪些?从“轻微坠胀”到“持续疼痛”
精索静脉曲张的症状因人而异,从轻到重分三个阶段,别等疼得受不了才重视:
1.早期:站久了坠胀,躺下就好
主要表现为“站立1-2小时后,阴囊有坠胀感或轻微隐痛”,像“里面塞了团棉花”,用手摸可能感觉阴囊里有“细细的、软软的条索”(扩张的静脉),躺下休息10-20分钟,症状就会缓解或消失。
这个阶段最容易被忽视,很多人觉得“歇会儿就好,不算病”,其实这是血管在“发出警告”,及时干预能避免加重。
2.中期:坠胀感频繁,走路受影响
站立半小时就会觉得不舒服,阴囊隐隐作痛,用手摸能明显感觉到“蚯蚓状的血管团”(左侧更明显),走路时会觉得阴囊“晃荡着疼”,不得不放慢脚步或叉开腿走。
坐下时症状会减轻,但不会完全消失,需要用手托着阴囊才舒服(就像托着一个沉甸甸的东西)。
3.晚期:持续疼痛,可能影响“生育”
阴囊持续隐痛或胀痛,即使躺下也不会完全缓解,严重的会牵扯到下腹部、腹股沟或腰部(像一根线牵着疼),影响走路、坐立,甚至晚上疼得睡不着。
更麻烦的是,长期血液淤积会让睾丸温度升高(比正常高1-2℃),影响精子生成(精子怕热,最佳生成温度是35℃左右),可能导致少精、弱精,甚至不育(约30%的男性不育和精索静脉曲张有关)。
有对夫妻备孕2年没成功,检查发现丈夫有重度精索静脉曲张,精子活力只有20%(正常要≥40%),手术后3个月,精子活力升到55%,半年后妻子成功怀孕。
四、哪些人容易得?这几类人要特别注意
精索静脉曲张不是“随机发生”,以下几类人风险更高,要提前预防:
1.长期站立或久坐的人
售货员、老师、厨师、司机等,长期保持一个姿势,会导致精索静脉血液回流不畅,瓣膜容易受损。有数据显示:每天站立超过8小时的人,患病率是普通人的3倍。
2.肥胖或超重的人
肥胖会增加腹部压力,压迫精索静脉,影响血液回流(就像给血管“压了块石头”),同时肥胖还会导致激素紊乱,加重静脉瓣膜损伤。
3.有家族遗传史的人
如果父亲或兄弟有精索静脉曲张,本人患病风险会增加(静脉瓣膜发育可能存在先天缺陷),建议年轻时就注意预防(比如避免久站、控制体重)。
五、发现不舒服该咋办?先做检查,再决定“治不治”
站久了阴囊不舒服,别自己瞎猜,建议先到泌尿外科做检查,明确是不是精索静脉曲张,以及严重程度:
1.第一步:医生“手摸”+“B超”,轻松确诊
-触诊:医生用手触摸阴囊,感受是否有扩张的静脉(像“蚯蚓状”或“团块状”),同时让患者“憋气鼓肚子”(增加腹压,让静脉更明显)。
-B超:能准确测量静脉直径(正常<2毫米,超过2.5毫米为异常),看血液是否有“反流”(瓣膜关闭不全的典型表现),还能评估睾丸大小(长期曲张可能导致睾丸变小)。
这两项检查简单无创,10分钟就能完成,比自己瞎猜靠谱多了。
2.轻度曲张:不用手术,做好“日常护理”就行
如果只是站立久了有点坠胀,B超显示静脉直径<2.5毫米,没有血液反流,属于轻度,不用手术,做好这三点就能缓解:
-避免久站久坐:每站1小时,坐下休息5分钟;久坐(比如开车、办公)1小时,站起来活动2分钟(走走路、踮踮脚,促进血液回流)。
-穿“紧身内裤”或“阴囊托带”:紧身内裤能把阴囊向上托,减少下垂(像给阴囊“搭个支架”),缓解坠胀;严重的可以用医用阴囊托带(更专业,能调节松紧)。
-控制体重+适度运动:每周3-4次有氧运动(快走、游泳),每次30分钟,既能减重,又能增强腿部肌肉(肌肉收缩能帮静脉回血)。
有个老师轻度曲张,坚持每节课后坐下休息5分钟,穿紧身内裤,3个月后坠胀感基本消失,没再加重。
3.中重度曲张:该手术时别犹豫
如果B超显示静脉直径>3毫米,有明显血液反流,或出现“持续疼痛、睾丸变小、精子质量下降”,建议手术治疗,目前最常用的是“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
-原理:在肚子上打3个小孔,找到扩张的精索静脉,用夹子把它扎住,让血液改走“健康的静脉通道”,不再淤积。
-好处:创伤小(伤口0.5厘米),恢复快(术后2-3天就能出院),疼痛缓解率达90%以上。
手术后,约70%的患者精子质量会改善,尤其适合有生育需求的年轻人。
六、预防比治疗更重要,这四招帮血管“少受罪”
精索静脉曲张是“可防可控”的,尤其是高发人群,做好这四招,能减少血管“抗议”的机会:
1.别“憋尿”,膀胱太满会压迫血管
憋尿时膀胱膨胀,会压迫精索静脉,影响血液回流,所以有尿意就及时排,别硬憋(尤其是司机、学生群体)。
2.洗澡别用“太热的水”冲阴囊
精子怕热,阴囊也怕热,长期用40℃以上的热水冲阴囊,会加重静脉扩张(高温会让血管舒张),建议洗澡水温控制在37℃左右(和体温差不多),别对着阴囊猛冲。
3.少穿“紧身牛仔裤”,给阴囊“松绑”
紧身牛仔裤会束缚阴囊和睾丸,影响血液循环,尤其夏天出汗多,潮湿环境会让坠胀感加重,建议穿宽松的裤子(棉质最好,透气吸汗)。
4.定期自查,早发现早处理
每月洗澡时摸一次阴囊:用手轻轻托起阴囊,感受两侧是否对称,有没有“蚯蚓状的硬结或条索”,如果有异常,及时去医院检查(年轻人建议从20岁开始自查)。
总结:站久了阴囊不舒服,是血管在“提意见”
站久了阴囊坠胀、疼痛,很可能是精索静脉曲张——阴囊里的静脉“瓣膜坏了”,血液回流不畅,淤积在血管里。轻度的可以通过“不久站、穿紧身内裤、运动”缓解,中重度的需要手术治疗,别拖延,尤其有生育需求的人,早处理对精子质量更好。
记住:男人的阴囊也需要“呵护”,别让血管“累着”,该休息时休息,该检查时检查,才能避免小问题拖成大麻烦。
(肖海亭 南阳市中心医院 泌尿外科 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