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眼前总飘“小蚊子”?可能是玻璃体在“报警”!

2024-11-07 16:05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你是否曾有过这样的经历:眼前突然飘过几个小黑点、线条或气泡,像“小蚊子”一样飞来飞去,尤其在看向明亮的天空或白色墙壁时更明显?这种“眼前飞蚊”的现象,医学上称为“飞蚊症”,往往是玻璃体在向你的眼睛健康发出“警报”。

一、玻璃体:眼球里的“透明果冻”

玻璃体是填充在眼球内部、晶状体和视网膜之间的透明胶状物质,由99%的水和少量胶原纤维、透明质酸组成。它像一块“透明果冻”,不仅维持眼球形状,还能让光线顺利穿透并聚焦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图像。然而,当这块“果冻”因各种原因变得浑浊或结构改变时,就会在视网膜上投下阴影,导致我们看到“小蚊子”般的漂浮物。

二、飞蚊症的“幕后黑手”

1、生理性“老化”

随着年龄增长,玻璃体逐渐从凝胶状变为液态,这一过程称为“玻璃体液化”。原本均匀的胶原纤维可能塌陷、聚集,形成点状、线状或网状的混浊物。这种生理性改变在40岁以上人群中常见,通常不会影响视力,但可能因视觉干扰带来轻微不适。

2、高度近视的“牵拉”

近视度数超过600度的高度近视者,眼轴被拉长,玻璃体受到的牵拉力增加,容易加速液化进程,甚至引发玻璃体后脱离。这一过程中,混浊物可能增多,导致飞蚊症更明显。

3、眼部疾病的“信号”

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裂孔、脱离或血管破裂时,血液或组织碎片进入玻璃体,形成浑浊物。这类情况常伴随闪光感、视野缺损或视力骤降,需紧急就医。

葡萄膜炎:眼部炎症会导致炎症细胞渗入玻璃体,造成浑浊,可能伴有眼红、眼痛、畏光等症状。

4、全身疾病的“连带伤害”

糖尿病:长期高血糖会损害视网膜血管,引发渗漏或出血,血液进入玻璃体导致浑浊。

高血压:血压波动可能引起视网膜血管痉挛或破裂,同样导致玻璃体积血。

血液病:如白血病,可能因血液成分异常影响玻璃体代谢。

三、飞蚊症的“预警信号”

1、突然加重:原本稳定的“小蚊子”数量骤增,或出现新的漂浮物形态。

2、伴随闪光感:眼前出现闪电样光斑,可能预示视网膜受到牵拉或损伤。

3、视野缺损:部分视野被黑影遮挡,甚至仅剩光感。

4、视力下降:看东西模糊、变形或颜色变淡。

四、应对飞蚊症的“策略”

1、观察与适应

对于生理性飞蚊症,若不影响视力且无其他不适,通常无需特殊治疗。可通过调整视线让漂浮物移出视线范围,或逐渐适应其存在。建议每半年至一年检查一次眼底,确保无潜在病变。

2、药物治疗

改善代谢:口服卵磷脂络合碘胶囊或使用普罗碘铵注射液,可促进眼部血液循环,帮助吸收浑浊物。

抗炎治疗:若由炎症引起,需使用抗生素或激素类眼药水控制炎症。

3、激光治疗

对于局限性的玻璃体混浊物,YAG激光玻璃体消融术可通过高能量激光将其击碎,促进吸收。该治疗创伤小、恢复快,但需严格评估适应症。

4、手术治疗

若玻璃体积血长期不吸收、视网膜脱离或存在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需进行玻璃体切除术。手术通过切除混浊的玻璃体并修复视网膜,可显著改善视力。

眼前飘“小蚊子”虽常见,但背后可能隐藏着眼部或全身健康的隐患。通过了解飞蚊症的成因、识别预警信号,并采取科学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我们就能守护好这扇“心灵的窗户”,让清晰视界常伴左右。

(董辉 信阳市眼科医院 眼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