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肾病综合征如何诊断?四大标准不可少

2025-03-16 16:27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 NS)是一组以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水肿和高脂血症为特征的临床症候群,其诊断需严格遵循四大核心标准。以下从定义、具体指标及临床意义等方面进行系统阐述:

一、大量蛋白尿:首要诊断依据

这是肾病综合征最核心的实验室表现。成人每日尿蛋白定量≥3.5g(或儿童按体表面积折算),相当于24小时尿蛋白排泄率>3.5g/d。机制上源于肾小球滤过屏障受损(如足细胞裂隙膜增宽、电荷屏障破坏),导致血浆白蛋白异常漏出至尿液中。需注意排除功能性蛋白尿(如发热、剧烈运动后的暂时性升高),通常通过连续3次以上检测确认稳定性。临床常用随机尿标本测定尿蛋白/肌酐比值(UPCR)辅助筛查,但确诊仍需24小时尿收集法。典型患者可出现泡沫尿,严重者呈“脂质样”浑浊外观。

二、低白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30g/L

由于大量蛋白质随尿液丢失超过肝脏合成能力,血清总蛋白显著下降,其中白蛋白浓度低于30g/L是必要条件。此指标反映机体蛋白质代谢失衡状态,常伴随营养不良风险增加。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患者可能因血液浓缩(如脱水)导致假性正常值,此时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综合判断。长期低蛋白状态可引起黏膜水肿、伤口愈合延迟等并发症,也是评估疾病严重程度的重要参数。

三、高度水肿:体液潴留的典型体征

约80%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凹陷性水肿,起始于眼睑、颜面部,逐渐蔓延至四肢及全身,严重者可伴胸腹腔积液或阴囊水肿。水肿形成与两个因素相关:①有效循环血量减少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促使钠水潴留;②低蛋白血症造成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液体外渗至组织间隙。需与其他原因引起的水肿鉴别(如心衰、肝病),可通过病史询问、心脏超声及肝功能检查排除继发性因素。此外,水肿程度并不完全与尿蛋白量成正比,个体差异较大。

四、高脂血症:脂质代谢紊乱的表现

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是常见伴随现象,主要因肝脏代偿性合成脂蛋白增多所致。血脂异常不仅加重肾脏负担(通过系膜区脂质沉积促进肾小球硬化),还增加了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栓塞的风险。对于合并肥胖或糖尿病的患者,更需警惕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治疗过程中应监测血脂变化,必要时给予他汀类药物干预。

诊断流程与注意事项

排除继发因素:在满足上述四联征的基础上,必须排查系统性红斑狼疮、糖尿病肾病、多发性骨髓瘤等继发性病因。可通过自身抗体谱、血糖监测、血清蛋白电泳等检查明确原发病因。

病理分型指导预后:肾穿刺活检是金标准,可确定微小病变型、膜性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等病理类型,直接影响治疗方案选择(如激素敏感性差异)。

动态监测病情:定期复查尿常规、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生化指标,评估治疗效果及复发风险。例如,对激素抵抗型患者可能需要加用免疫抑制剂。

鉴别诊断要点:需与单纯性蛋白尿、急性肾炎综合征相区分。前者仅有少量蛋白尿而无低蛋白血症;后者以血尿为主,伴高血压和肾功能损害。

临床意义与管理策略

准确诊断肾病综合征对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至关重要。基础治疗包括限盐饮食、利尿消肿、ACEI/ARB类药物减少尿蛋白;针对原发性病例多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继发性病例则侧重原发病控制。同时,抗凝治疗预防静脉血栓形成也是重要环节。通过规范化诊疗,多数患者可实现临床缓解,但需长期随访以防复发。

总之,四大诊断标准如同“四驾马车”,缺一不可。临床医生需结合病史、体检和辅助检查全面评估,既要重视典型表现,也要警惕不典型病例,从而为患者提供精准有效的治疗。

(张莉 开封市儿童医院 内四病区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