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失眠不只是睡不着!中医分型调理让你夜夜好眠

2024-09-20 09:44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翻来覆去数羊到天亮?半夜惊醒再也难入睡?或者睡够8小时依然疲惫不堪?失眠的困扰远不止“睡不着”那么简单!在中医看来,失眠是身体发出的失衡信号,背后隐藏着不同的“病根”。找准类型,个性化调理,才能真正告别失眠,拥抱深度好眠。

中医眼中的失眠:心神失养,阴阳失调
中医认为,睡眠依赖于“心神安定”和“阴阳之气顺利交接”。任何导致心神不安、阳不入阴或阴不敛阳的因素,都可能引发失眠。常见的“幕后推手”包括:

情绪失调: 压力、焦虑、抑郁、思虑过度(最伤心脾)。

脏腑功能紊乱: 心、肝、脾、肾的功能失调是关键。

气血阴阳亏虚或失衡: 气血不足无法养心,阴虚火旺扰动心神,痰热内扰心神不宁等。

饮食不节: 晚餐过饱、过食辛辣肥甘厚味或生冷。

起居无常: 长期熬夜、作息混乱。

你是哪种失眠?中医五大常见分型与对策

助眠通用法则:营造“入阴”好环境
无论哪种类型,以下基础措施都能为睡眠加分:

规律作息,固定生物钟: 尽量固定上床和起床时间,周末不赖床过久。

营造睡眠“仪式感”: 睡前1小时调暗灯光,远离手机/电脑蓝光,可泡脚(水温40℃左右,15-20分钟)、听轻音乐、冥想或阅读(非刺激类)。

优化卧室环境: 保持黑暗、安静、凉爽(约18-22℃)、舒适。

午后忌咖啡浓茶: 咖啡因敏感者更需注意。

适度运动,但非睡前: 白天规律运动助眠,睡前3小时避免剧烈运动。

“胃不和则卧不安”: 晚餐清淡、适量、易消化,睡前2-3小时不进食。

重要提醒
短期失眠先调生活: 偶尔失眠无需紧张,重点调整生活习惯和放松心情。

长期失眠要辨体质: 持续3周以上每周>3天失眠,且影响白天状态,务必寻求专业中医师帮助,精准辨证是关键,切勿自行长期服用安眠药或随意进补/清热。

排除器质性疾病: 某些疾病(如甲亢、疼痛、呼吸暂停综合征等)也会导致失眠,需先明确诊断。

总结: 失眠是身体的“警报器”,粗暴压制(如依赖安眠药)不如智慧调理。理解中医的不同分型,如同拿到解锁好眠的专属密码。从今晚开始,观察自己的睡眠模式,结合身体信号,选择适合的调理方向,让“一觉到天亮”不再是奢望。

(苗元庆 武警河南省总队医院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