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老年失眠,为什么睡不着、睡不好、醒的早?

2025-09-02 13:19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老年人的生活画卷中,失眠宛如一道突兀且恼人的阴影,常常搅扰着他们的宁静夜晚。许多老人饱受睡不着、睡不好以及醒得早等问题的困扰,这不仅影响了他们当下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对身体健康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那么,究竟是哪些因素导致了这些睡眠障碍呢?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衰退,这是引发失眠的重要生理基础。神经系统的变化尤为显著,大脑中的松果体分泌褪黑素减少。褪黑素作为一种诱导自然睡眠的体内激素,其水平的下降使得老人难以像年轻时那样迅速进入梦乡。就好比原本顺畅开启睡眠大门的钥匙变得不再灵光,入睡变得困难重重。同时,老年人的新陈代谢放缓,身体能量消耗降低,对睡眠的需求也相应减少,但这种自然的调整并不总是能与他们的实际睡眠模式完美契合,反而可能造成夜间频繁觉醒或早醒的情况。

慢性疾病在老年群体中高发,也是干扰睡眠的一大“元凶”。高血压患者可能因血压波动在夜间感到不适而惊醒;糖尿病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会让肢体出现麻木、疼痛等异常感觉,严重影响睡眠质量。心脏病患者的心悸、胸闷等症状同样会在夜间凸显,使他们无法安稳入睡。关节炎导致的关节疼痛,尤其是在翻身时加剧,迫使老人不断调整睡姿,打断连续的睡眠周期。这些疾病如同隐藏在暗处的荆棘,时刻刺痛着老人本就脆弱的睡眠防线。

心理因素在老年失眠问题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退休后生活节奏骤变,社交圈子缩小,许多老人容易陷入孤独、焦虑的情绪漩涡。子女不在身边时的牵挂与思念,对自身健康状况过度担忧产生的恐惧心理,都可能让他们在床上辗转反侧。过往的人生经历积累的压力和创伤回忆,有时会在寂静的夜晚如潮水般涌来,进一步扰乱心神。而且,老年人往往更敏感于生活中的点滴变化,稍有风吹草动便可能引起内心的不安,这种精神上的紧绷状态自然不利于放松入眠。

不良的生活习惯也为老年失眠雪上加霜。白天长时间午睡,打乱了正常的生物钟节律,到了晚上就难以产生足够的困意。睡前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如浓茶、咖啡等,会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使大脑处于活跃状态。过度饮酒虽看似能帮助入睡,实则会导致睡眠浅表、多梦易醒。此外,缺乏规律的运动锻炼,身体得不到有效的疲劳释放,也会降低睡眠质量。

环境因素同样不容忽视。过于嘈杂的居住环境,像邻居家的装修噪音、马路上的车辆喧嚣声等,都会干扰老人休息。室内温度过高或过低、光线过强以及床垫枕头不合适等,也会让人感觉不舒服,进而影响睡眠。例如,过硬的床垫无法贴合身体曲线,造成局部压迫疼痛;过软的则缺乏支撑力,使脊椎不能保持正常生理弧度。

老年失眠是由多种复杂因素交织而成的难题。了解这些原因后,家人和社会应给予更多关注与关爱,帮助老人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鼓励他们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并给予充分的心理支持与陪伴,让老人们能在每一个夜晚安然入睡,重拾甜美的梦境,安享幸福的晚年时光。

(龙蕊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全科医学科 副主任医师)

总票数: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