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心”律不齐莫慌张,中医妙法来护航

2025-08-04 17:53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心律不齐如同隐藏在暗处的“健康刺客”,悄然影响着许多人的生活。当心脏跳动失去原有的规律,那紊乱的节奏不仅打乱了身体的正常运转,更在人们心中掀起阵阵恐慌。然而,面对心律不齐,不必过度惊慌,源远流长的中医有着诸多精妙之法,宛如沉稳的舵手,为心脏健康保驾护航。

中医看待心律不齐,并非仅仅着眼于心脏这一孤立的器官。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心律不齐往往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失和、经络阻滞等密切相关。从根源上探寻病因,是中医诊疗的核心思路。比如,长期的精神压力过大,导致肝气郁结,气机不畅,进而影响心脏的正常节律。又或者脾胃虚弱,运化失常,气血生化乏源,使得心脏失于濡养,引发心律不齐。这种整体观念使得中医在治疗时能够全面考量,有的放矢。

中药调理是中医应对心律不齐的利器之一。众多中药材犹如一个个精准的小战士,各司其职,协同作战。像炙甘草,性味甘平,归心、肺、脾、胃经,具有补脾和胃、益气复脉的功效,常用于心气不足所致的心悸、脉结代等症状,能有效调节心脏节律。还有丹参,苦微寒,入心、肝经,活血祛瘀,通经止痛,可改善心脏的血液循环,让血脉通畅,减轻心脏负担,对于因血瘀引起的心律不齐大有裨益。中医依据患者的具体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综合信息,精心配伍药材,形成个性化的方剂,从根本上调整身体内环境,促使心脏恢复规律跳动。

除了内服中药,中医外治法同样大放异彩。针灸疗法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激发经络气血的运行,调节脏腑功能。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 2 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是治疗心律不齐的要穴。针刺此穴,能宁心安神、理气止痛,仿佛给心脏打开了一扇“安宁之门”,让紊乱的心律逐渐回归正轨。艾灸则以温热之力,温通经络,散寒除湿,对于阳气不足、寒凝心脉所致的心律不齐有独特疗效。点燃的艾条熏烤穴位,那袅袅升腾的艾烟中,蕴含着驱散阴霾、恢复生机的力量。

推拿按摩也不容小觑。专业的推拿手法作用于身体经络与穴位,可疏通气血,缓解肌肉紧张,调节神经系统功能。轻柔地按摩胸部及背部的相关区域,能宽胸理气,舒缓心脏压力;按揉足三里、太冲等穴位,可健脾疏肝,调和气血,增强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为心脏创造良好的周边环境。

再者,中医强调生活方式的调养。作息规律,避免熬夜,让身体顺应自然节律,保证充足的睡眠,使心脏得以休养生息。饮食方面,秉持清淡、均衡原则,减少肥甘厚味、辛辣刺激性食物摄入,多吃新鲜蔬果、粗粮杂粮,滋养脾胃,助力气血生化。同时,保持心情舒畅,通过冥想、八段锦、太极拳等运动,舒缓情绪,调和气血,增强身体素质,从日常点滴筑牢心脏健康防线。

心律不齐虽令人担忧,但中医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与多样的治疗手段,为我们提供了坚实的防护堡垒。当遭遇心律不齐困扰时,莫要慌张失措,不妨借助中医妙法,寻回心脏的规律律动,重享健康生活。

(张瑞丰 郑州市郑东新区龙湖办事处弓庄村卫生所 中医科)

总票数: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