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上的血管就像身体里的“交通要道”,负责把血液输送到双脚,再把血液送回心脏。可当这些血管“堵车”——出现狭窄或堵塞时,双腿会变得又疼又麻,走路都费劲。以前遇到这种情况可能需要开刀手术,现在有了介入微创技术,就像给血管“请了专业疏通队”,不用大切口就能轻松解决“堵车”问题。了解这种技术,能让你更安心地面对血管问题。
一、先搞懂:腿上血管为啥会“堵车”?
腿上的血管分为动脉和静脉,它们“堵车”的原因各不相同,但都会影响血液流通:
1.动脉“堵车”:硬化斑块是“罪魁祸首”
动脉负责给腿部输送富含氧气和营养的血液。随着年龄增长,或受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等因素影响,动脉血管壁会逐渐形成硬化斑块。这些斑块就像血管里的“垃圾堆积物”,越积越多会让血管管腔变窄,甚至完全堵塞。血液无法顺畅通过,腿部就会因缺血出现疼痛、发凉、麻木,尤其走路时疼痛加重,休息后缓解,这就是“间歇性跛行”。
2.静脉“堵车”:血栓或瓣膜问题是“元凶”
静脉负责把腿部血液送回心脏。如果长期卧床、久坐不动,或血管壁受损,血液容易在静脉里凝固形成血栓,导致血管堵塞,这就是“深静脉血栓”,会出现腿部肿胀、疼痛、皮肤温度升高;另外,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时,血液回流受阻淤积在下肢,也会引发肿胀、乏力,时间长了还会导致静脉曲张。
不管是动脉还是静脉“堵车”,都会影响腿部的血液供应和回流,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组织缺血坏死,甚至需要截肢,所以及时“疏导”非常重要。
二、介入微创技术:血管“疏导”的“精准工具”
介入微创技术是专门解决血管“堵车”的现代医疗技术,它不用像传统手术那样切开大伤口,而是通过微小的穿刺口,用特殊器械进入血管内进行治疗,就像“血管里的微创手术”:
1.创伤小,恢复快
传统手术需要切开皮肤和肌肉才能暴露血管,伤口大、恢复慢;介入微创技术只需在大腿根或手腕处做一个几毫米的小穿刺口,通过导管、导丝等器械在血管内操作,术后伤口贴个创可贴就能止血,第二天就能下床活动,大大减少了疼痛和恢复时间。
2.全程“可视化”,操作精准
手术时会用到血管造影机,就像“血管里的导航仪”,能实时显示血管的形态和“堵车”位置。医生通过屏幕清楚看到血管狭窄或堵塞的具体情况,精准地把器械送到病变部位,避免盲目操作,提高治疗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适用范围广,多种“堵车”都能治
不管是动脉斑块狭窄、急性血栓堵塞,还是静脉血栓、静脉曲张,介入微创技术都有对应的解决办法。不同的“堵车”类型用不同的器械和方法,就像疏通不同类型的交通堵塞需要不同的工具,针对性强,效果更好。
这种“不开刀治血管病”的技术,让很多害怕手术的患者能轻松接受治疗,尤其适合年老体弱、不耐受传统手术的人。
三、动脉“堵车”怎么疏?这些技术来帮忙
动脉血管因斑块狭窄或血栓堵塞时,介入微创技术有多种“疏导”方法,根据堵塞程度选择合适的方式:
1.球囊扩张术:给血管“扩扩径”
如果血管只是狭窄,医生会通过导管把一个未充气的球囊送到狭窄部位,然后用压力泵给球囊充气,球囊膨胀时会撑开狭窄的血管壁,让管腔变宽,血液就能顺畅通过。就像给变窄的水管套上扩张器,撑开后水流恢复通畅。扩张后球囊会被放气取出,血管保持扩张状态。
2.支架植入术:给血管“撑撑腰”
如果血管狭窄严重,或扩张后容易回缩,会在球囊扩张后植入支架。支架是一种金属网状结构,像一个“小弹簧”,植入后会撑开固定在血管内,支撑起狭窄的血管壁,防止再次变窄。支架会逐渐和血管壁融合,成为血管的一部分,长期保持管腔通畅。
3.血栓抽吸术:把“堵路垃圾”抽出来
如果是急性血栓堵塞血管(比如突然腿疼、发凉),医生会用特殊的抽吸导管插入血栓部位,通过负压把血栓直接抽出来,快速恢复血流。这种方法能在短时间内解除堵塞,避免组织因长时间缺血坏死,尤其适合急性动脉栓塞的紧急处理。
4.斑块旋切术:“切除”硬化斑块
对一些质地较硬的斑块,还可以用斑块旋切器械,通过导管把旋切刀送到斑块处,旋转切割斑块并将碎屑收集起来取出,直接去除“堵路根源”,再配合球囊扩张或支架植入,让血管更通畅。
这些技术能有效解决动脉“堵车”问题,让腿部重新获得充足的血液供应,缓解疼痛和缺血症状。
四、静脉“堵车”怎么疏?针对性解决问题
静脉血管“堵车”的原因和动脉不同,介入微创技术的“疏导”方法也不一样:
1.血栓溶解术:让血栓“化掉”
对深静脉血栓,医生会通过导管向血栓内注射溶栓药物,药物能逐渐溶解血栓,打通堵塞的血管;如果血栓较大,还可以用机械血栓清除装置,通过旋转或超声震荡将血栓打碎,再配合抽吸或溶解,快速清除血栓,恢复静脉回流。
2.滤网植入术:防止血栓“跑”到肺部
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在于血栓可能脱落,随血液流到肺部堵塞肺动脉(肺栓塞),危及生命。介入医生会在血栓上方的静脉(通常是下腔静脉)植入一个滤网,就像“血管里的防护网”,能拦住脱落的血栓,防止它流到肺部,同时不影响正常血液回流,待血栓稳定后可取出滤网。
3.静脉消融术:治疗静脉曲张的“新方法”
对静脉曲张(腿上青筋突出、酸胀),可以用激光或射频消融技术。通过导管把激光光纤或射频电极送到曲张的静脉内,释放能量让静脉壁收缩闭合,血液会自然流向其他健康静脉,达到治疗目的。这种方法不用开刀抽除静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腿部看不到明显疤痕。
静脉介入技术不仅能疏通堵塞,还能预防血栓脱落的危险,让静脉血液回流恢复正常,减轻肿胀和不适。
五、介入治疗后,这些事要做好才能“不堵车”
介入微创技术疏通血管后,不是一劳永逸的,做好术后护理才能避免血管再次“堵车”:
1.遵医嘱用药,防止“再堵塞”
动脉治疗后可能需要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防止支架内形成血栓;静脉血栓治疗后需要服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新型口服抗凝药),预防血栓复发。必须按医生要求定时定量服药,不能擅自停药或换药。
2.适当活动,促进血液循环
术后早期要在医生指导下活动,比如缓慢散步,促进腿部血液循环,防止血栓形成;但要避免剧烈运动或长时间站立、久坐,以免增加血管负担。逐渐增加活动量,以不感到疲劳为宜。
3.定期复查,监测血管状态
术后要按医生要求定期做血管超声或造影检查,观察血管通畅情况,及时发现是否有再狭窄或堵塞的迹象。尤其是糖尿病、高血压患者,更要定期复查,控制好基础疾病,减少血管再次“堵车”的风险。
4.改善生活习惯,保护血管健康
l 戒烟限酒: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加重动脉硬化,必须坚决戒烟;
l 健康饮食:少吃高油、高盐、高糖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控制血脂和血压;
l 控制体重:肥胖会增加血管负担,通过合理饮食和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做好这些事,能帮助维持血管通畅,延长介入治疗的效果,减少“二次堵车”的可能。
腿上血管“堵车”是常见的血管疾病,不管是动脉狭窄堵塞还是静脉血栓、曲张,都会影响腿部健康。介入微创技术就像血管的“精准疏通队”,通过球囊扩张、支架植入、血栓抽吸、消融等方法,不用大切口就能轻松解决“堵车”问题,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精准安全的优势。
介入治疗后,遵医嘱用药、适当活动、定期复查和改善生活习惯,能有效防止血管再次“堵车”。了解这种现代医疗技术,遇到腿上血管问题时就不会恐慌,及时就医接受介入治疗,就能让双腿重新恢复活力,远离疼痛和不适。记住,血管“堵车”不可怕,及时“疏导”是关键。
(魏颖颖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介入科二病区 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