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抗感染是成长过程中常见的健康需求。然而,儿童并非成人的“缩小版”,其肝肾功能、药物代谢能力与成人存在显著差异,抗感染药物的使用需格外谨慎。本文将围绕儿童抗感染用药中需避开的危险成分,以及家长必知的安全准则展开科普,助力家长科学守护孩子健康。
一、儿童抗感染用药需避开的危险成分
抗感染药物主要包括抗生素、抗病毒药、抗真菌药等,其中部分成分可能对儿童的生长发育造成潜在风险,家长需提高警惕。
(一)抗生素类需避开的成分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阿米卡星、链霉素等。这类药物具有明显的耳毒性和肾毒性,儿童的内耳和肾脏正处于发育阶段,对药物的毒性更为敏感。即使是正常剂量,也可能导致听力损伤或肾功能损害,且这种损伤往往是不可逆的。因此,除非在危及生命的严重感染且无其他替代药物的情况下,否则不建议用于儿童,尤其是婴幼儿。
喹诺酮类抗生素:常见的有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等。该类药物可能会影响儿童骨骼的生长发育,导致关节软骨损伤,增加肌腱炎、肌腱断裂的风险。研究表明,喹诺酮类药物在幼龄动物实验中已证实存在软骨毒性,虽然在人类儿童中的具体影响尚未完全明确,但为了安全起见,我国药品说明书明确规定,18岁以下儿童应避免使用喹诺酮类抗生素。
四环素类抗生素:包括四环素、土霉素、多西环素等。这类药物会与儿童体内的钙离子结合,形成稳定的络合物,沉积在牙齿和骨骼中,导致牙齿黄染、釉质发育不全,也就是俗称的“四环素牙”,同时还可能影响骨骼的正常生长。因此,8岁以下儿童应禁用四环素类抗生素。
(二)抗病毒药需避开的成分
利巴韦林在儿童抗感染用药中需谨慎使用。虽然利巴韦林对某些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它具有较强的致畸性和胚胎毒性,即使是低剂量使用,也可能对胎儿造成严重危害。对于儿童而言,长期或大剂量使用利巴韦林还可能导致溶血性贫血等不良反应。目前,利巴韦林仅在明确有适应证(如严重的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时,在医生的严格指导下才能用于儿童,家长切勿自行给孩子使用。
(三)抗真菌药需避开的成分
灰黄霉素在儿童抗真菌治疗中需避免使用。灰黄霉素可能会影响儿童的肝脏功能,导致肝功能异常,还可能引起胃肠道反应、神经系统症状等。此外,灰黄霉素对儿童的造血系统也可能产生不良影响,增加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的风险。在有其他安全有效的抗真菌药物可供选择的情况下,不建议将灰黄霉素用于儿童。
二、儿童抗感染用药的安全准则
为了确保儿童抗感染用药的安全,家长需遵循以下安全准则,科学合理地给孩子用药。
(一)明确诊断,避免盲目用药
儿童出现感染症状时,家长不应自行判断病情并给孩子用药,而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由医生进行明确诊断。感染分为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等不同类型,不同类型的感染治疗方法不同。例如,细菌感染需要使用抗生素,而病毒感染使用抗生素则无效,盲目使用还可能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只有明确感染类型和病因后,医生才能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二)严格遵医嘱用药
在医生开具抗感染药物后,家长必须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给孩子用药,包括用药剂量、用药频率、用药时间和用药途径等,不得擅自更改。儿童用药剂量通常是根据年龄、体重等因素计算得出的,剂量不足可能无法达到治疗效果,而剂量过大则可能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同时,要按照疗程用药,不要自行提前停药,以免导致感染复发或产生耐药性;也不要在症状缓解后自行增加用药剂量或延长用药时间。
(三)选择儿童专用剂型和规格
儿童专用剂型的抗感染药物在口感、剂量设计等方面更适合儿童,能够提高孩子的用药依从性,同时也能减少用药误差。例如,儿童专用的抗生素干混悬剂,服用时可以用温水冲服,口感较好,孩子更容易接受;而一些儿童专用的片剂或胶囊剂,剂量经过精确计算,更便于家长给孩子准确用药。在购买药物时,家长应尽量选择有儿童剂型和规格的抗感染药物,避免将成人药物自行分割后给孩子使用,以免剂量不准确。
(四)关注药物的不良反应
在给孩子使用抗感染药物期间,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观察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腹泻)、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呼吸困难)、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头晕、嗜睡)等。如果发现孩子出现异常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告知医生孩子使用的药物名称、剂量和用药时间,以便医生进行诊断和处理。
(五)不滥用抗感染药物
抗感染药物并非“万能药”,滥用会导致一系列严重后果,如耐药性的产生。耐药性是指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使得药物的治疗效果下降甚至无效。一旦产生耐药性,当孩子再次发生感染时,可能会面临无药可用的困境。因此,家长要树立正确的用药观念,不主动要求医生开具抗感染药物,尤其是抗生素,不要将抗感染药物当作“预防药”或“安慰剂”给孩子使用。
(六)妥善保管药物
家长应将抗感染药物妥善保管,放在儿童无法接触到的地方,避免孩子误服。同时,要注意药物的储存条件,按照药物说明书的要求进行储存,如避光、冷藏、防潮等,以保证药物的质量和疗效。过期的抗感染药物要及时处理,不要继续给孩子使用,以免影响治疗效果或产生不良反应。
儿童抗感染用药安全关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作为孩子健康的守护者,必须了解哪些成分需要避开,掌握科学的用药准则。在给孩子使用抗感染药物时,要始终保持谨慎的态度,明确诊断后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严格遵守用药规范,关注孩子的用药反应,避免因用药不当对孩子造成伤害。只有科学合理地使用抗感染药物,才能真正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保障儿童的健康。
(岳方方 新乡新华医院 药械科 主管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