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心脏搭桥术后如何科学饮食?营养师推荐这3类食物

2023-07-08 14:16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心脏搭桥手术是治疗严重冠心病的重要手段,它通过搭建“生命之桥”,绕过堵塞的冠状动脉,为心脏重新开辟血液通路。但手术并非一劳永逸,术后的康复管理直接影响心脏功能的恢复和远期健康。其中,科学饮食是康复的“基石”——合理的营养搭配能保护血管、降低复发风险,而错误的饮食习惯可能让手术效果大打折扣。

很多患者术后会陷入饮食误区:有人觉得“手术伤元气”,盲目进补高蛋白、高脂肪食物;有人担心消化负担,长期只吃稀粥咸菜导致营养不良;还有人完全照搬“健康食谱”,却忽略了个体差异。其实,心脏搭桥术后的饮食核心是“均衡、控量、针对性保护”,以下3类食物经营养学研究证实,对术后康复尤为重要。

一、优质蛋白:修复组织,增强免疫力

心脏搭桥手术会对机体造成创伤,手术切口的愈合、心肌细胞的修复都需要蛋白质作为“原材料”。同时,术后患者免疫力相对较弱,优质蛋白能增强免疫细胞活性,降低感染风险。但并非所有蛋白质都适合,需满足“易消化、低脂肪、高利用率”三大标准。

推荐食物及搭配方案

1.鱼类:深海鱼(如三文鱼、鳕鱼、沙丁鱼)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既能提供优质蛋白,又能抑制血管炎症反应、降低血脂。建议每周吃2-3次,每次100-150克,清蒸或水煮最佳,避免油炸(高温会破坏脂肪酸结构)。

2.豆制品:豆腐、豆浆、鹰嘴豆等富含植物蛋白,且不含胆固醇,适合合并高血脂的患者。例如早餐用无糖豆浆搭配1块豆腐乳,午餐加一盘麻婆豆腐(少辣、少油),既能补充蛋白,又能增加膳食纤维。

3.低脂乳制品:脱脂牛奶、无糖酸奶含有丰富的乳清蛋白和钙质,乳清蛋白易消化吸收,钙质则能保护血管弹性。建议每天摄入300毫升,酸奶可选含活性菌的产品,帮助调节肠道菌群(术后长期用药可能影响消化功能)。

注意事项

蛋白质摄入需“量化”:成人每天每公斤体重需1.2-1.5克蛋白质(如60公斤患者每天需72-90克),过量会增加肾脏负担。若患者合并肾功能不全,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摄入量。此外,避免加工肉制品(如香肠、罐头),其含高盐、防腐剂,会损伤血管内皮。

二、膳食纤维:调节代谢,保护血管

心脏搭桥术后,患者需长期预防冠状动脉再狭窄,而膳食纤维是“血管清道夫”——它能吸附肠道内的胆固醇,减少吸收;延缓餐后血糖上升,避免血糖波动对血管的损伤;还能促进肠道蠕动,预防术后因活动减少导致的便秘(便秘时用力排便可能增加心脏负担)。

推荐食物及搭配方案

1.全谷物:燕麦、糙米、藜麦等保留了麸皮和胚芽,富含β-葡聚糖、膳食纤维。例如早餐用燕麦片加少量坚果煮成粥,晚餐用糙米代替白米,既能增加饱腹感,又能稳定血脂。建议每天全谷物占主食的1/3-1/2。

2.绿叶蔬菜:菠菜、西兰花、芹菜等富含维生素C、钾元素和膳食纤维。维生素C是抗氧化剂,能保护血管内皮;钾元素可帮助调节血压(术后常需控制血压)。建议每天摄入500克以上,深色蔬菜占一半,烹饪时少油少盐,凉拌或快炒最佳(避免长时间炖煮流失营养)。

3.菌菇类:香菇、木耳、金针菇含有多糖体和可溶性纤维,能降低血液黏稠度。例如用木耳炒芹菜、香菇炖鸡(去皮),既美味又健康。木耳泡发后需彻底清洗,避免残留杂质引起肠胃不适。

注意事项

膳食纤维并非越多越好,过量可能影响钙、铁等矿物质的吸收。术后初期(1-2周)胃肠功能较弱,建议将蔬菜煮软或打成泥,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合并腹泻或肠易激综合征的患者,需减少粗纤维蔬菜(如韭菜、芹菜)的摄入。

三、抗氧化食物:抗炎护心,延缓衰老

冠心病的本质是冠状动脉的慢性炎症和氧化损伤,心脏搭桥术后,血管内皮的修复需要抗氧化物质的支持。这类食物能清除体内自由基,减轻炎症反应,降低血管再狭窄的风险。

推荐食物及搭配方案

1.深色水果:蓝莓、葡萄、樱桃富含花青素,苹果、梨含有果胶(可溶性纤维)和维生素E。建议每天吃200-350克,作为两餐间的加餐(避免餐后立即吃,以免增加胃肠负担)。吃葡萄时可连皮吃(皮中花青素更丰富),但需洗净;血糖偏高的患者可选低GI水果(如苹果、梨),控制摄入量。

2.坚果与种子:核桃、杏仁、亚麻籽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核桃中的α-亚麻酸可转化为欧米伽-3脂肪酸,亚麻籽粉(需磨碎)的膳食纤维和木酚素能调节激素水平,保护血管。建议每天吃一小把(约20克),避免盐焗、糖渍款,最好原味生食或烤熟(温度不宜过高)。

3.橄榄油:作为烹调油,橄榄油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坏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好胆固醇”)。建议每天用量不超过25克,适合凉拌、炒菜(烟点较高,可短时高温),避免反复加热(会产生有害物质)。

注意事项

抗氧化食物需“新鲜”:水果久放后维生素会流失,建议现买现吃;坚果开封后需密封保存,防止氧化变质(产生哈喇味)。此外,部分患者对坚果过敏,首次食用需少量尝试,无不适后再正常摄入。

术后饮食的5个通用原则

除了上述3类核心食物,心脏搭桥术后的饮食还需遵循以下原则,才能真正发挥营养的“辅助治疗”作用:

1.严格控盐:高盐饮食会导致水钠潴留,升高血压,增加心脏负担。术后每天盐摄入量应控制在5克以内(约一啤酒瓶盖),避免隐形盐(如酱油、味精、咸菜、加工食品),可用柠檬汁、醋、香料代替部分盐调味。

2.限制脂肪:减少动物脂肪(如猪油、黄油)和反式脂肪(如油炸食品、植脂末)的摄入,肥肉、动物内脏、鱼子等应少吃或不吃。烹饪时多选蒸、煮、炖,少煎、炸、烤。

3.少食多餐:术后胃肠功能可能减弱,一次性进食过多会增加心脏耗氧。建议每天吃5-6餐,正餐七八分饱,加餐选择水果、酸奶等易消化食物。

4.适量饮水:每天喝1500-2000毫升水(心衰患者需遵医嘱调整),保持血液通畅,预防血栓。避免浓茶、咖啡(过量咖啡因可能引起心率加快),以白开水、淡茶为宜。

5.个体化调整: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需控制碳水化合物(主食)摄入,少食多餐并监测血糖;合并痛风的患者需低嘌呤饮食(避免动物内脏、海鲜、酒精);吞咽困难或消化功能差的患者,可将食物打成泥状,便于吸收。

常见饮食误区辨析

临床中,很多患者和家属对术后饮食存在误解,需要科学澄清:

误区1:“术后要大补,多喝浓汤”——鸡汤、排骨汤等浓汤看似营养,实则含有大量脂肪和嘌呤,会升高血脂、尿酸,建议喝汤时去掉上层浮油,最好以蔬菜汤为主。

误区2:“完全不能吃胆固醇”——蛋黄、动物瘦肉中含有的胆固醇是人体必需物质,完全禁止会影响激素合成。健康成人每天胆固醇摄入不超过300毫克(约1个蛋黄),术后患者可根据血脂水平调整,不必完全忌口。

误区3:“素食最健康”——长期纯素食可能导致蛋白质、铁、B族维生素缺乏,反而降低免疫力。正确的做法是“以植物性食物为主,适量搭配优质蛋白”,做到营养均衡。

心脏搭桥手术为心脏健康“争取了时间”,而科学饮食则是“延长保质期”的关键。没有一种食物能“包治百病”,只有将优质蛋白、膳食纤维、抗氧化食物合理搭配,同时遵循控盐、限脂、少食多餐的原则,才能为心脏提供持续的“营养动力”。建议术后患者定期咨询营养师,根据自身情况(如体重、血脂、合并疾病)制定个性化食谱,让饮食成为康复路上的“助推器”,而非“绊脚石”。

(丁鲜 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心脏大血管外科/胸外科 主管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