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适应症(适用人群)
右心声学造影主要用于筛查心内或心外异常右向左分流(RLS),尤其在以下情况:
1. 不明原因的神经系统症状
偏头痛(尤其有视觉先兆的偏头痛)
隐源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晕厥
一过性黑矇(突发性视力丧失)
2. 心脏结构异常筛查
卵圆孔未闭(PFO)的诊断及封堵术后残余分流评估
房间隔缺损(ASD)、肺动静脉瘘、永存左上腔静脉等先天性畸形鉴别
3. 其他
顽固性低氧血症病因排查
潜水员、航天员岗前检查(预防减压病)
评估右心结构(心腔大小、室壁厚度、占位病变等)
二、禁忌症(不适用人群)
以下情况禁止或需谨慎进行该检查:
1. 心血管高风险状态
重度肺动脉高压、急性冠脉综合征、主动脉夹层或腹主动脉瘤
严重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
2. 栓塞风险及呼吸功能障碍
既往栓塞病史、重症肺气肿、呼吸功能不全
重度贫血或酸中毒
3. 操作配合禁忌
无法完成Valsalva动作(如精神疾病、意识障碍)
重度主动脉狭窄等禁止屏气动作的疾病
三、检查流程与注意事项
检查前准备
需空腹:正常饮食饮水即可。
签署知情同意书:医生会告知风险及配合要点。
操作过程
1. 造影剂准备:
常用配方:生理盐水8ml + 空气1ml + 患者自体血1ml,经三通管快速震荡混合(首选);
或使用碳酸氢钠+维生素B6(生成CO₂微泡)。
2. 注射与监测:
经肘静脉快速推注造影剂,同步行超声心动图(常用四腔心切面)。
关键动作:需配合Valsalva动作(屏气后用力呼气)以提高右心房压,激发潜在分流。
3. 检查后观察
留观15-30分钟,监测是否出现咳嗽、呼吸困难或头晕等反应(罕见且多自行缓解)。
四、安全性与风险
安全性:
造影剂为生理性物质(生理盐水/血液/气体),无辐射、无肾毒性,极少过敏反应。
不良反应率<1%,多为短暂性咳嗽、头痛或注射部位红斑,1小时内消失。
注意事项:
避免注入未溶解大气泡(注射器尾端竖起以减少空气栓塞风险)。
肺动静脉瘘患者可能出现假阳性,需结合微泡出现时间(>6个心动周期)鉴别。
总结
右心声学造影是筛查心内分流(如PFO)的关键无创工具,操作简便、安全性高,但对禁忌症患者需严格规避。若您有不明原因偏头痛或脑卒中病史,可结合临床症状评估是否需此检查,具体请遵专科医师建议。
(于柠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超声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