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误服强酸强碱怎么办?记住这3个救命动作

2025-08-12 18:37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误服强酸或强碱是极其危险的紧急情况,正确的急救措施能显著降低伤害程度。以下是三个关键的救命动作,但务必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实施,且后续仍需及时送医治疗:

第一个动作:立即停止摄入并清除残留

一旦发现有人误服强酸或强碱,首要任务是阻止更多有害物质进入体内。若患者仍在持续接触毒物(如口中含着未咽下的液体),应迅速让其吐出残余物质,但绝对不可强行催吐。此时任何主动呕吐的行为都可能加重食道和胃部的灼伤。对于口腔内残留的化学品,可用大量清水反复漱口,目的是稀释并冲走附着在黏膜上的腐蚀性物质。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步骤仅适用于意识清醒且配合的患者;若已出现昏迷或其他严重症状,则不宜进行口腔操作。

第二个动作:科学中和与保护黏膜

针对不同性质的腐蚀剂采取差异化处理方式至关重要。如果是误服强酸(如硫酸、盐酸),可在医生指导下谨慎给予弱碱性溶液进行中和反应,例如口服3%-4%的氢氧化铝凝胶约60毫升,这种医用制剂能有效缓冲胃酸环境而不产生剧烈放热效应。反之,若为强碱中毒(如氢氧化钠),则需避免使用酸性物质对抗,因为酸碱剧烈反应产生的热量会加剧组织损伤。此时正确的做法是通过饮用少量温水或牛奶来暂时覆盖受损黏膜表面,形成物理屏障减缓进一步侵蚀。特别要注意的是,家庭常用的食醋、柠檬汁等酸性物质绝对不能用于中和强碱,否则可能引发爆炸性化学反应。

第三个动作:大量冲洗并保持呼吸道通畅

在完成初步处理后,应立即用流动清水对患者的口唇、口腔及面部进行彻底冲洗,持续至少15分钟以上,以最大限度减少皮肤吸收和局部浓度累积造成的二次伤害。同时密切观察呼吸状况,由于化学烟雾可能导致气道水肿或痉挛,需将患者置于通风良好处,解开领口纽扣保证氧气供应。切勿让患者平躺,采取半卧位有助于防止呕吐物误吸入肺部。整个过程中要避免拍打背部等可能诱发呛咳的动作,以免造成更深层次的创伤。

需要强调的是,上述自救措施仅为争取时间的临时手段,必须尽快将患者送往具备专业救治条件的医院接受全面检查和治疗。在转运途中应携带所服化学物质的包装容器或说明书,以便医护人员准确判断成分并制定针对性方案。日常预防同样重要,所有危险化学品都应妥善存放于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并标注清晰的警示标识。

面对此类突发状况时保持冷静最为关键。错误的处置方式往往比毒物本身更具破坏性,牢记“不盲目中和、不强行催吐、不延迟送医”的原则,才能最大程度保障生命安全。

(王宇琛 驻马店市中心医院 急诊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