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腰椎核心肌群的锻炼:护腰不只是 “养”,更要 “练”

2025-08-22 18:48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很多人在出现腰痛后,第一反应是 “卧床休息”“少动为妙”。但事实上,腰椎的稳定不仅需要 “养”,更需要 “练”—— 核心肌群的力量,才是腰椎最好的 “天然护具”。无论是久坐的上班族、弯腰劳作的体力劳动者,还是腰椎术后康复的患者,强化核心肌群都能有效预防腰痛、改善不适。这篇文章就来详细讲讲,什么是核心肌群,以及如何科学锻炼。

一、先搞懂:核心肌群是腰椎的 “隐形支架”

核心肌群并非单指某一块肌肉,而是围绕腰椎、腹部、骨盆的一组 “肌肉群”,主要包括:

深层核心:如腹横肌(腹部深层,像腰带一样包裹腹腔)、多裂肌(紧贴腰椎椎体,维持椎体稳定)、膈肌(呼吸肌,与核心力量密切相关);

浅层核心:如腹直肌(腹部中间的 “马甲线” 肌肉)、腹斜肌(腰两侧肌肉)、臀大肌、竖脊肌(脊柱两侧的长条肌肉)。

这些肌肉的作用就像 “腰椎周围的弹簧”:日常站立、弯腰、转身时,它们通过协调收缩,减轻腰椎间盘的压力,维持身体平衡。如果核心肌群薄弱,腰椎就会像 “失去支撑的柱子”,容易出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等问题。临床数据显示,核心力量强的人,腰痛发生率比普通人低 60%,恢复速度也更快。

二、锻炼前必看:这 3 类人需先 “避坑”

核心肌群锻炼虽好,但并非人人适合。以下情况需暂停或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急性腰痛期:突然腰痛(如弯腰搬重物后闪腰),伴随活动受限、下肢麻木时,需先卧床休息,待疼痛缓解(通常 1-2 周)后再开始;

严重腰椎病变:如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出现下肢放射性疼痛)、腰椎滑脱 Ⅱ 度以上、脊柱肿瘤等,需经医生评估后制定专属方案;

其他特殊情况:如妊娠期(尤其孕晚期)、腹部手术后 1 个月内、严重骨质疏松(骨密度 T 值<-2.5),避免动作不当导致损伤。

锻炼时需牢记 “无痛原则”:动作过程中若出现腰部刺痛、下肢麻木,立即停止,切勿强行坚持。

三、从 “零基础” 到 “进阶”:分阶段锻炼方案

核心肌群锻炼讲究 “由浅入深”,先激活深层肌肉,再强化浅层力量,避免一开始就做高难度动作导致代偿(用其他肌肉发力,反而加重腰部负担)。

阶段一:激活深层核心(适合新手 / 腰痛初愈者)

1. 腹式呼吸(每天 3 次,每次 5 分钟)

动作:平躺,屈膝,双脚踩床;右手放胸口,左手放肚脐;用鼻子缓慢吸气(感受肚脐鼓起,左手上升),再用嘴呼气(尽量把气排尽,左手下沉);呼吸时保持胸部不动。

作用:激活腹横肌,增强腰腹深层支撑力,是所有核心训练的基础。

2. 死虫式(每组 10 次,每天 2 组)

动作:平躺,双臂伸直指向天花板,双腿屈膝 90°(小腿与地面平行);保持腰部贴紧床面,缓慢将对侧手臂和腿伸直(如左臂和右腿同时向下移动,不触地),停留 2 秒后收回;换另一侧重复。

要点:过程中腰部不能拱起,若无法保持稳定,可先只动手臂或只动腿。

作用:训练核心肌群的协调能力,增强腰椎稳定性。

3. 猫牛式(每组 8-10 个,每天 2 组)

动作:跪姿,双手双膝撑地,呈 “四点支撑”(手腕在肩正下方,膝盖在髋正下方);吸气时抬头,腰部下沉(臀部上翘),做 “牛式”;呼气时低头,背部拱起(像猫伸懒腰),做 “猫式”;动作随呼吸缓慢进行。

要点:移动时保持手臂伸直,膝盖不离开地面。

作用:放松腰背肌肉,改善腰椎活动度,同时激活多裂肌。

阶段二:强化浅层核心(适合有一定基础者)

1. 平板支撑(每次 20-30 秒,每天 3 次)

动作:俯卧,前臂和脚尖撑地;身体从头到脚呈一条直线(避免臀部上翘或腰部下塌);收紧腹部和臀部,均匀呼吸。

进阶:若能轻松坚持 30 秒,可尝试抬一条腿(保持 5 秒换腿)或抬一只手,增加难度。

禁忌:腰痛者不要盲目追求时间,若腰部不适立即停下。

2. 侧平板支撑(每侧 15-20 秒,每天 2 组)

动作:侧卧,下方前臂撑地(肘部在肩正下方),上方腿伸直与下方腿并拢;撑起身体,使髋部离开地面,身体呈直线;保持腹部收紧,均匀呼吸。

作用:强化腹斜肌和腰侧肌肉,预防腰部两侧力量失衡。

3. 臀桥(每组 12 次,每天 2 组)

动作:平躺,屈膝,双脚分开与髋同宽;双手放身体两侧,掌心朝下;收紧臀部和腰部肌肉,缓慢抬起髋部(直到肩膀、髋部、膝盖呈一条直线),停留 3 秒后缓慢放下。

要点:抬髋时用臀部发力,而非腰部,避免腰部过度后伸。阶段三:动态稳定训练(适合核心力量较好者)

1. 鸟狗式(每组每侧 8 次,每天 2 组)

动作:四点支撑姿势;同时抬起对侧手臂和腿(如右臂和左腿伸直,与身体平行),保持 2-3 秒后收回;换另一侧重复。

要点:抬臂抬腿时,腰部不能晃动,身体保持稳定。

作用:提升核心肌群在动态中的控制力,适合需要经常弯腰、转身的人群。

2. 交替触脚卷腹(每组 10 次,每天 2 组)

动作:平躺,屈膝,双脚踩床;双手交叉放胸前,缓慢抬起上半身(肩胛骨离开床面即可,不必完全坐起);同时用右手碰左膝,左手碰右膝,交替进行。

要点:避免用手拉脖子发力,靠腹部力量带动上半身。

作用:强化腹直肌和腹斜肌,增强腰腹前侧支撑力。

四、锻炼后效果翻倍的 3 个 “加分项”

1. 结合日常姿势调整

久坐时(如办公):在腰部垫一个小靠枕(厚度约 5-10 厘米),保持腰椎自然前凸;每 30 分钟起身活动 1-2 分钟,做简单的弯腰、扩胸动作。

弯腰搬物时:用 “深蹲” 代替 “弯腰”(膝盖弯曲,臀部下沉,保持腰部挺直),让腿部发力,而非腰部。

2. 避免 “伤腰” 的错误动作

不要长时间弯腰(如拖地、洗碗时可垫高操作台);

睡觉避免睡过软的床垫(建议选择中等硬度,能支撑腰部自然曲线);

减少突然转身、扭腰的动作(如捡东西时先蹲下再起身)。

3. 搭配合理饮食

核心肌群的修复需要蛋白质(如鸡蛋、瘦肉、鱼虾)和维生素(如深绿色蔬菜);同时注意补钙(每天喝 300 毫升牛奶),预防骨质疏松对腰椎的影响。

五、常见问题解答

Q:锻炼后腰部酸痛正常吗?

A:轻微酸胀(如运动后肌肉疲劳感)是正常的,通常 1-2 天缓解;若出现刺痛、持续疼痛或下肢麻木,说明动作不当,需暂停并调整。

Q:每天锻炼多久合适?

A:新手每次总时长 15-20 分钟即可,循序渐进增加;关键是 “坚持”,每周锻炼 3-5 次,比偶尔高强度训练更有效。

Q:腰椎术后多久能开始这些锻炼?

A:一般术后 6-8 周(需经医生评估伤口和骨骼愈合情况),从阶段一的腹式呼吸、死虫式开始,逐步过渡,切勿过早做平板支撑等负重动作。

腰椎的健康,不在于 “从不使用”,而在于 “正确使用 + 科学强化”。核心肌群就像腰椎的 “守护者”,只要坚持规律锻炼,就能让这道 “天然护具” 越来越坚固,帮你远离腰痛困扰。记住:护腰没有捷径,从今天的 10 分钟锻炼开始,就是最好的起点。

(金伟林 郑州市中心医院 脊柱外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