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这一广泛性发育障碍,正悄然影响着许多家庭。它主要影响孩子的社交互动、沟通能力以及兴趣和行为模式,且往往在孩子三岁前就初现端倪。了解自闭症的早期信号,对于家长而言至关重要,因为早发现、早干预,能显著改善孩子的发展前景。以下是一份家长自查指南,旨在帮助家长识别自闭症的早期红灯信号。
一、社交互动方面的早期信号
(一)目光接触异常
正常的孩子在与人交流时,会自然地与他人进行目光接触。然而,自闭症幼儿却往往缺乏这种自然的眼神互动。他们可能很少主动看向他人的眼睛,对周围人的注视也缺乏回应。比如,在一群小朋友玩耍时,别的孩子会好奇地看着周围的小伙伴,而自闭症孩子可能大部分时间都在看着别的地方,仿佛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二)对他人呼唤反应冷淡
当父母或亲人叫自闭症幼儿的名字时,他们常常没有像正常孩子那样的反应。正常孩子听到呼唤会马上转头看或者做出回应的动作,但自闭症孩子可能就像没听见一样,继续自己玩自己的。即便在多次呼唤后,他们才可能会慢悠悠地看一眼,动作和表情都非常迟缓,仿佛对呼唤并不是很在意。
(三)缺乏社交微笑
婴儿在出生后不久就会出现社交微笑,这是他们与外界交流的一种方式。但自闭症幼儿往往很少有这样自然的社交微笑,或者微笑的时间和情境与正常孩子不同。比如在一群小朋友玩耍时,其他孩子都开心地笑着,自闭症孩子却面无表情,很少参与到这种愉快的互动氛围中。
(四)不主动参与社交游戏
正常孩子喜欢和同龄人一起玩游戏,会主动发起互动。而自闭症幼儿则常常对这些社交游戏缺乏兴趣,很少主动邀请其他孩子一起玩,甚至当其他孩子邀请他们时,也可能表现得很冷淡,不愿意加入。例如在幼儿园的游戏时间,别的小朋友都兴高采烈地组队玩游戏,自闭症孩子却独自坐在角落里,对周围热闹的场景毫无兴趣。
(五)对他人的情感反应不敏感
孩子能感知到他人的情绪变化,但自闭症幼儿在这方面却比较迟钝,很难理解他人的情感,对他人的悲伤、快乐等情绪反应平淡。比如家里来了客人,客人表现出很高兴的样子,正常孩子可能也会跟着兴奋起来,而自闭症孩子可能只是看一眼,没有任何情绪上的回应。
二、沟通能力方面的早期信号
(一)语言发展迟缓
很多自闭症幼儿在语言发展方面明显落后于同龄人。正常孩子一般在一岁左右开始牙牙学语,到两岁左右能说一些简单的词语和句子。而自闭症孩子可能说话较晚,一岁半甚至两岁还不会叫爸爸妈妈,或者到了该说句子的年龄,只能说一些简单的单词,无法连成有意义的句子。
(二)语言运用异常
即使自闭症孩子学会了说话,也可能存在语言运用方面的问题。他们可能会鹦鹉学舌般重复别人说的话,但不理解其中的含义,也不会在合适的情境中运用。比如你问孩子“你吃饭了吗?”,他可能会重复“你吃饭了吗?”,而不是回答你自己的情况。
(三)缺乏沟通意图
正常孩子会用语言来分享自己的经历、表达愿望等,有明确的沟通意图。自闭症幼儿往往缺乏这种主动沟通的意愿,即使有需求也不懂得用语言清晰地表达出来。比如孩子想要某个玩具,正常孩子可能会指着玩具说“我要玩这个”,而自闭症孩子可能只是默默地看着玩具,或者拉着大人的手走向玩具,却不说话。
(四)对声音和语调不敏感
语言不仅仅是词汇的组合,还包括声音和语调所传达的情感和意义。自闭症孩子可能对声音和语调的变化不敏感,不能像正常孩子那样通过语气来理解他人的态度。
三、兴趣和行为模式方面的早期信号
(一)重复性刻板行为
自闭症幼儿常常会出现重复性刻板行为,比如不停地拍手、摇晃身体、旋转物品等,而且这些行为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这些行为通常是无目的的,并且会在不同的场合反复出现。
(二)对特定物品或活动过度专注
他们可能会对某一种或几种特定的物品特别着迷,比如只喜欢玩某一种玩具,或者对某个物品的某个部分特别感兴趣,像车轮、瓶盖等。而且这种专注的程度远远超过正常孩子对普通事物的兴趣。
家长若发现孩子存在上述多个信号,应及时带孩子去专业机构进行评估和诊断。早期干预对于自闭症孩子来说至关重要,它能为孩子打开一扇通往更好未来的大门。
(郭俊丽 濮阳市人民医院 儿科 副主任医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