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针灸+神经阻滞双管齐下——超声引导膈神经调控术破解打嗝难题

2024-05-18 15:12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医学的奇妙世界里,总有一些看似寻常却又令人困扰的症状,打嗝便是其中之一。那不受控制的、频繁的膈肌痉挛性收缩带来的“呃呃”声,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给其带来身心的双重折磨。而如今,一种创新的治疗方案——将针灸与神经阻滞相结合,尤其是借助超声引导下的膈神经调控术,为破解这一难题带来了新的曙光。

打嗝,医学上称为呃逆,通常是由于各种原因刺激了膈神经,导致膈肌不自主地间歇性收缩运动。传统的治疗手段往往效果有限且不够精准。单纯的药物治疗可能因个体差异而疗效不佳;普通的物理方法如屏气、饮水等也只是暂时缓解,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然而,当针灸遇上神经阻滞,并在超声技术的加持下,情况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针灸作为中医传统疗法的瑰宝,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理论基础。人体的经络系统如同一张神秘的网络,通过针刺特定穴位,可以调节气血运行、平衡阴阳。针对打嗝这一病症,选取相应的穴位进行针刺刺激,能够起到疏通经络、调和脏腑功能的作用。例如,内关穴等穴位被认为与脾胃之气升降相关,刺激这些穴位有助于稳定体内气机,从而间接影响膈神经的功能状态,使过度兴奋的膈神经逐渐恢复平静。而且,针灸还能激发身体自身的修复机制和自我调节能力,从整体上改善机体的内在环境。

与此同时,神经阻滞技术则为我们提供了更为直接的途径来干预膈神经的活动。在超声引导下进行膈神经调控术更是将这种精准性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超声设备就像一双敏锐的眼睛,让医生能够清晰地看到膈神经的位置、走行以及周围的组织结构。医生可以根据实时影像准确地将局麻药物注射到膈神经附近,阻断异常的神经冲动传导。这样一来,就如同给过度活跃的电路按下了“刹车键”,迅速抑制住膈肌的痉挛性收缩。

两者的结合堪称珠联璧合。针灸从宏观层面调整机体的整体机能,改善内环境;而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则微观精准地作用于靶点——膈神经。一方面,针灸为神经阻滞创造了更好的基础条件,增强了机体对治疗的反应性;另一方面,神经阻滞快速有效地控制症状,弥补了针灸起效相对较慢的不足。

在实际临床应用中,许多饱受打嗝之苦的患者已经从中受益。有一位长期受顽固性打嗝困扰的患者,尝试过多种常规治疗方法均无明显效果。在接受针灸联合超声引导膈神经调控术后,他的打嗝症状逐渐减轻直至完全消失。这不仅让他恢复了正常的生活节奏,也重新燃起了对健康生活的信心。

当然,这项技术的成功实施离不开专业医生团队的高超技艺和丰富经验。他们需要熟练掌握针灸的技巧、精准解读超声图像,并准确判断注射部位和剂量。同时,严格的无菌操作和细致的术后观察也是确保治疗效果和患者安全的重要环节。

总之,针灸与神经阻滞双管齐下,特别是超声引导下的膈神经调控术,为解决打嗝难题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它融合了传统医学的智慧与现代科技的力量,为患者带来了更有效、更精准的治疗选择。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相信这一创新疗法将在更多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薛亚博 邓州市白牛镇白东村社区卫生室 中西医结合内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