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生活中,厨房承载着烹饪美食、传递温暖的重要功能,但同时也潜藏着诸多安全隐患,烧伤事故便是其中较为常见且危害较大的一种。从滚烫的热油飞溅到意外打翻的热水壶,从明火灼伤到高温厨具烫伤,厨房中的烧伤风险无处不在。不过,只要养成良好的厨房习惯,大部分烧伤事故都能有效避免。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那些能够预防烧伤事故的实用厨房习惯。
一、规范用火操作,筑牢安全防线
在厨房中,明火炉灶是最常见的热源之一,规范用火操作是预防烧伤的关键。首先,在使用燃气炉灶时,要养成 “火开人在,人走火熄” 的习惯。许多烧伤事故的发生,都是因为在烹饪过程中临时离开厨房,导致锅内食物干烧、起火,进而引发烧伤。无论是炒菜、煲汤还是炖煮,都要确保自己时刻关注炉灶上的情况。同时,要定期检查燃气管道和阀门,查看是否存在老化、漏气的现象。可以使用肥皂水涂抹在管道接口处,如果出现气泡,就说明存在漏气问题,应立即关闭燃气阀门,开窗通风,并联系专业人员进行维修,避免因燃气泄漏引发火灾烧伤。
其次,在点火时,要遵循 “先点火,后开气” 的原则。如果先开气再点火,可能会导致燃气在空气中积聚,引发爆燃。对于一些使用电子打火的炉灶,如果点火失败,不要频繁连续点火,应等待片刻,让积聚的燃气散去后再重新尝试点火。此外,在烹饪过程中,要根据烹饪需求合理调节火焰大小。煎炸食物时,火焰不宜过大,以免油温过高引发溅油起火;炖煮食物时,可以适当调小火力,保持锅内液体缓慢沸腾,既能节省能源,又能降低因汤汁溢出扑灭火焰导致燃气泄漏的风险。
二、安全使用热器具,避免烫伤风险
除了明火炉灶,厨房中的各类热器具,如烤箱、微波炉、电热水壶等,也是导致烧伤的常见源头。使用烤箱时,在打开烤箱门之前,要先戴上隔热手套,防止高温热气扑面而来造成烫伤。同时,要注意不要让身体过于贴近烤箱门,以免在取出食物时被烤箱内部的高温部件烫伤。在放置烤盘和烤架时,要确保其稳固,避免在操作过程中滑落烫伤。使用完毕后,要及时关闭烤箱电源,并等待烤箱完全冷却后再进行清洁,防止清洁时被残留的热量烫伤。
微波炉的使用也需要谨慎。加热食物时,要使用适合微波炉加热的容器,避免使用金属容器,因为金属会反射微波,产生电火花,可能引发火灾。加热时间不宜过长,以免食物过热导致容器破裂或食物飞溅烫伤。加热完成后,打开微波炉门时要小心,防止热蒸汽烫伤脸部和手部。对于一些液体食物,如牛奶、豆浆等,加热后取出时要特别注意,因为液体在微波炉中加热可能会出现 “暴沸” 现象,取出时容易溅出烫伤。
电热水壶在水烧开后,要先拔掉电源插头,等待片刻,让壶内蒸汽稍微散去后再打开壶盖。倒水时,要将水壶放在平稳的台面上,避免因倾斜过度导致热水溢出烫伤。此外,像电饭煲、电压力锅等厨房电器,在使用过程中也要遵循操作说明,注意其工作状态和提示信息,防止因操作不当引发烫伤事故。
三、科学处理食材,减少意外发生
在处理食材的过程中,也存在着烧伤的风险。例如,在油炸食物时,要确保食材表面干燥。如果食材带有水分,放入热油中会瞬间产生大量蒸汽,导致油花四溅,极易造成烫伤。因此,在将食材放入油锅之前,可以先用厨房纸巾擦干表面的水分。同时,油炸时不要将油锅装得太满,一般不超过油锅容量的三分之二,以防止油温升高后油面上升溢出引发火灾和烫伤。另外,在向油锅中放入食材时,要小心缓慢地滑入,避免因动作过大导致油溅出。
处理热食材时,如刚出锅的饺子、包子等,也要使用合适的工具,如夹子、铲子等,避免直接用手抓取,防止烫伤。对于一些需要用热水浸泡或焯水的食材,在倒入热水时,要将容器放置在稳固的位置,避免因容器晃动导致热水泼出。在清洗刚煮熟的热餐具时,要先让其冷却一段时间,或者使用温水清洗,防止因温差过大导致餐具破裂烫伤手部。
四、保持厨房整洁,消除安全隐患
一个整洁有序的厨房环境,有助于预防烧伤事故的发生。首先,要保持厨房台面和地面的干燥清洁。如果台面上有油渍、水渍,容易导致物品滑落,在拿取热器具或热食物时可能会因手滑而打翻,造成烫伤。地面上的油渍和水渍也会使人滑倒,增加接触高温物体的风险。因此,要及时清理厨房内的油污和积水,定期对厨房进行全面清洁。
其次,要合理摆放厨房用品。将常用的厨具和调味品放在顺手的位置,避免在烹饪过程中因寻找物品而手忙脚乱,碰倒热器具或热食物。对于不常用的物品,可以收纳在橱柜或抽屉中,并确保柜门和抽屉关闭牢固,防止儿童打开接触到危险物品。此外,要避免在炉灶周围堆放易燃物品,如抹布、纸张、塑料袋等,防止因明火引燃造成火灾烧伤。
五、培养安全意识,守护全家健康
预防烧伤事故,不仅需要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养成良好的习惯,还需要培养全家人的安全意识。对于有儿童的家庭,要特别注意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如观看安全教育动画、阅读安全绘本等,让孩子了解厨房的危险,教导他们不要在厨房玩耍,不要随意触碰炉灶、热器具等。同时,可以在厨房门口设置防护栏,防止孩子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进入厨房。
家庭成员之间也要相互提醒和监督,共同遵守厨房安全规则。例如,当发现有人在厨房的操作存在安全隐患时,要及时提醒纠正;在多人同时使用厨房时,要注意相互配合,避免因动作不协调引发意外。此外,建议每个家庭都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如灭火器、灭火毯等,并学习正确的使用方法,以便在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时能够及时应对,减少烧伤事故的发生。
总之,预防厨房烧伤事故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养成规范用火、安全使用热器具、科学处理食材、保持厨房整洁以及培养安全意识等良好习惯。只有将这些习惯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才能有效降低烧伤风险,让厨房真正成为一个安全、温馨的美食创作空间,守护全家人的健康与安全。
(周健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整形美容烧伤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