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巨结肠患儿家长必知:居家护理与喂养指南

2025-08-13 18:14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对于家有巨结肠患儿的家长来说,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心头大事。先天性巨结肠是一种肠道神经发育异常的疾病,病变肠段缺乏神经节细胞,导致肠管持续痉挛,粪便淤滞,引发顽固性便秘、腹胀等症状。掌握科学的居家护理与喂养方法,不仅能缓解患儿不适,还能有效提升其生活质量。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深入了解这些关键知识。

一、居家护理要点
(一)排便管理
1、规律灌肠:灌肠是巨结肠患儿排便管理的重要手段。家长需在医生指导下,掌握正确的灌肠方法。选用合适的肛管,一般婴幼儿可选择 8-10 号肛管,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肠黏膜。灌肠液可根据医生建议选择生理盐水或其他合适的溶液,温度保持在 38℃左右,接近人体体温,防止过冷或过热刺激肠道。每次灌肠量根据患儿年龄和体重调整,一般每次 10-20ml/kg。灌肠频率通常需要每天 1 次,帮助患儿规律排便,防止粪便在肠道内积聚。

2、观察排便情况:家长要密切关注患儿的排便次数、颜色、性状和量。正常情况下,灌肠后应能顺利排出成型或糊状粪便。若发现排便困难、粪便干结、带血或伴有异常气味,要及时记录并告知医生。例如,粪便带血可能是肠道黏膜损伤,而异常气味可能提示肠道感染,这些情况都需要及时处理。

(二)腹部护理
1、腹胀观察:腹胀是巨结肠患儿常见症状,家长要学会判断腹胀程度。通过观察患儿腹部外观,触摸腹部张力来评估。正常情况下,腹部应柔软平坦,若腹部膨隆明显、张力增高,按压时有抵抗感,说明腹胀加重。此时可采用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腹部,每次 10-15 分钟,每天 2-3 次,促进肠道蠕动,缓解腹胀。

2、皮肤护理:由于腹胀和频繁灌肠,患儿腹部皮肤容易出现问题。每次灌肠后,要用温水清洗肛周及腹部皮肤,轻轻擦干,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可涂抹适量的护臀膏或凡士林,保护皮肤免受粪便和灌肠液刺激,预防尿布疹和皮肤破损。

(三)日常监测
1、生命体征监测:定期测量患儿的体温、呼吸、心率和血压。正常婴幼儿体温一般在 36.5℃-37.5℃之间,呼吸频率为 30-40 次 / 分钟,心率为 100-120 次 / 分钟。若发现体温异常升高、呼吸急促、心率过快或过慢等情况,可能提示存在感染或其他并发症,需及时就医。

2、生长发育监测:巨结肠可能影响患儿营养吸收,导致生长发育迟缓。家长要定期记录患儿的身高、体重,绘制生长发育曲线,并与正常儿童生长标准进行对比。如果发现生长曲线明显偏离正常范围,如体重不增或增长缓慢,应及时咨询医生,调整喂养方案或进行进一步检查。

二、科学喂养方法
(一)不同阶段喂养策略
1、母乳喂养:对于能进行母乳喂养的患儿,母乳是最佳选择。母乳富含营养物质和免疫活性成分,有助于增强患儿抵抗力。在喂养过程中,要注意按需喂养,一般 2-3 小时喂一次,每次喂养时间 15-20 分钟左右。同时,母亲要注意自身饮食,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防通过乳汁影响患儿肠道功能。

2、配方奶喂养:无法进行母乳喂养的患儿,可选择适合婴幼儿的配方奶。在选择配方奶时,要根据患儿年龄选择合适阶段的产品,并严格按照说明书冲调,避免浓度过高或过低影响消化吸收。喂养频率和每次喂养量可参考奶粉包装上的建议,并根据患儿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辅食添加:当患儿 4-6 个月时,可逐渐添加辅食。添加辅食应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一种到多种的原则。首先可添加米粉、菜泥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便。每次只添加一种新辅食,观察 2-3 天,确认患儿无过敏或不适反应后,再添加下一种。随着患儿月龄增加,可逐渐添加水果泥、肉泥等,保证营养均衡。

(二)饮食注意事项
1、增加膳食纤维摄入: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除了辅食中的蔬菜、水果外,可适当给患儿食用一些粗粮,如小米粥、玉米糊等。但要注意将食物煮烂,便于患儿消化。

2、避免易产气食物:减少食用豆类、薯类、洋葱等易产气食物,以免加重腹胀。同时,避免给患儿饮用碳酸饮料,防止肠道内气体增多。

3、保证水分摄入:充足的水分有助于软化粪便,促进排便。家长要注意给患儿补充水分,可少量多次喂水,每天保证一定的饮水量,具体量可根据患儿年龄和体重确定。

三、紧急情况应对
(一)肠梗阻
如果患儿出现腹痛剧烈、呕吐频繁、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可能是发生了肠梗阻。此时应立即停止进食进水,让患儿保持安静,避免哭闹增加腹压。尽快送往医院,进行腹部 X 线等检查,明确诊断后接受相应治疗,如胃肠减压、灌肠等,严重时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二)肠道感染
若患儿出现发热、腹泻、粪便中有脓血等症状,提示可能发生肠道感染。要及时留取粪便标本送检,明确感染类型。在等待检查结果期间,可适当给患儿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防止脱水。根据医生诊断,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等药物进行治疗。

照顾巨结肠患儿需要家长付出更多的耐心和细心。通过科学的居家护理和喂养,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如果在护理过程中遇到任何疑问或困难,家长要及时与医生沟通,获取专业的指导和建议。

(马春淼 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 普通外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