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肿瘤患者的疼痛密码,如何科学使用止痛药?

2024-06-04 09:27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对于肿瘤患者而言,疼痛是最为常见且折磨人的症状之一。它不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对其心理状态、身体机能恢复等多方面造成负面影响。然而,很多患者及家属对止痛药的使用存在诸多误区,未能充分发挥止痛药的功效,让患者依旧饱受疼痛煎熬。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肿瘤患者疼痛管理的神秘面纱,探讨如何科学地使用止痛药。

首先要明确的是遵循“三阶梯止痛原则”。这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癌症疼痛治疗方法。第一阶梯适用于轻度疼痛,主要采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像布洛芬、阿司匹林等。这些药物能够抑制体内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带来的疼痛感。它们相对安全,副作用较小,但长期大量使用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比如胃溃疡、出血等问题,所以一般建议饭后服用以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

当疼痛升级为中度时,就进入了第二阶梯,此时常选用弱阿片类药物与非甾体类抗炎药联合应用。曲马多为代表药物之一,它可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某些受体,增强对疼痛信号的调控能力。不过,这类药物可能会导致便秘、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医护人员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剂量和给药方式,如缓释制剂可使血药浓度更平稳,减少峰谷波动带来的不适。

重度疼痛则需要第三阶梯的强阿片类药物登场,吗啡、芬太尼等是常用的选择。它们能强力阻断痛觉冲动向大脑传递,有效缓解剧烈疼痛。现在有多种剂型可供选择,口服、透皮贴剂、注射剂等满足了不同患者的需求。例如,芬太尼透皮贴剂使用方便,只需贴在皮肤上就能持续释放药物,避免了频繁口服或注射带来的不便。但这类药物也有呼吸抑制等严重潜在风险,必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谨慎使用,并且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状况和其他生命体征。

按时给药而非按需给药是另一个关键要点。有些患者认为只有当疼痛难忍时才吃药,其实这样不利于维持稳定的血药浓度,导致疼痛反复发作。按照固定的时间间隔规律服药,可以使体内的药物浓度始终保持在一定水平之上,更好地预防疼痛的发生。就如同给身体设置了一个“防护盾”,让疼痛难以突破防线。

个体化用药同样重要。每个患者的身体状况、肝肾功能、对药物的耐受性都不尽相同。年龄较大的患者代谢较慢,可能需要适当降低剂量;而肝肾功能不全者则要特别注意药物蓄积的风险。医生会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为患者量身定制最适合的止痛方案。

除了药物治疗,辅助措施也不可忽视。心理疏导能帮助患者放松心情,减轻因焦虑紧张而加重的疼痛感知;物理疗法如热敷、按摩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在一定程度上舒缓肌肉紧张引起的疼痛;适当的营养支持有助于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身体康复,间接减轻疼痛程度。

肿瘤患者的疼痛管理是一场持久战,科学合理地使用止痛药是其中的核心环节。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需紧密配合,打破疼痛的枷锁,让患者在相对舒适的状态下接受治疗,提高生活质量,重拾生活的信心与希望。不要因为恐惧药物成瘾或其他误解而拒绝必要的止痛治疗,因为对于饱受疼痛折磨的患者来说,无痛才是最好的疗愈环境。

(王进 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肿瘤放疗科 主管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