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儿童高血压离我们很远?错!这些习惯可能悄悄埋下隐患

2025-04-17 16:57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高血压是成年人的专利”—— 这是许多家长根深蒂固的认知。然而,儿科诊室里越来越多的小患者正在打破这个偏见:一个 8 岁男孩因头晕就医,血压竟达 140/90mmHg;10 岁女孩体检时发现血压持续偏高,追溯原因竟是每天喝 3 瓶含糖饮料。数据显示,我国儿童高血压患病率已达 3%-4%,且呈逐年上升趋势。这些隐藏在孩子身上的 “隐形炸弹”,往往源于家长忽视的日常习惯。

饮食里的 “血压陷阱”:甜味背后的危机
超市货架上的儿童食品,藏着不少升高血压的 “推手”。某知名品牌儿童饼干每 100 克含钠 500 毫克,相当于 1.25 克盐,而 4-6 岁儿童每日推荐盐摄入量仅为 3 克。孩子们钟爱的番茄酱、方便面、加工肉制品,更是高钠食品的重灾区。钠摄入过多会导致体内水分潴留,加重心脏负担,久而久之引发血压升高。

比高盐更隐蔽的是 “隐形糖” 的危害。市面上常见的乳酸菌饮料,每 100 毫升含糖量高达 10 克,一瓶 500 毫升的饮料就含 50 克糖,远超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儿童每日 25 克糖摄入上限。过量糖分不仅导致肥胖,还会引起胰岛素抵抗,破坏血管弹性,为高血压埋下伏笔。更令人担忧的是,嗜甜的饮食习惯一旦形成,孩子成年后患代谢综合征的风险会增加 3 倍。

运动缺失:沙发上的 “血压加速器”
在平板电脑和手机的诱惑下,孩子们的户外活动时间正在急剧缩短。某调查显示,我国城市儿童平均每日屏幕时间超过 2 小时,而户外活动时间不足 1 小时。缺乏运动导致的肥胖,是儿童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肥胖儿童的脂肪细胞会分泌多种炎症因子,损伤血管内皮功能,使血管弹性下降,血压自然随之升高。

更危险的是 “久坐循环”:越不运动越胖,越胖越不想动。研究发现,体重指数(BMI)每增加 1 个单位,儿童高血压风险就上升 10%。那些放学后窝在沙发里玩游戏,周末宅在家看电视的孩子,其血压值普遍高于经常参加户外活动的同龄人。篮球、游泳、跑步等有氧运动,能有效改善血管弹性,而这些本应是孩子童年的 “必修课”。

睡眠不足:生长激素里的 “血压密码”
深夜 11 点,不少家庭的儿童房还亮着灯 —— 孩子可能在赶作业,也可能在偷偷玩游戏。睡眠不足已成为城市儿童的普遍问题,而这正是升高血压的 “隐形黑手”。儿童在深度睡眠时会分泌生长激素,这种激素不仅促进骨骼发育,还能调节血管压力。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使心跳加快、血管收缩,进而引起血压升高。

一项针对 10-12 岁儿童的研究显示,每天睡眠少于 7 小时的孩子,高血压患病率是睡眠充足者的 2.5 倍。更值得警惕的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在肥胖儿童中发病率较高,这种疾病会导致夜间缺氧,反复刺激血压波动,严重时可能引发高血压急症。家长往往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却忽视了 “睡够觉” 才是健康的基础。

情绪压力:书包里的 “血压触发器”
“别玩了,快写作业!”“这次考试必须进前 10 名!” 家长的过高期望和频繁指责,正在给孩子施加无形的压力。长期精神紧张会导致体内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使血管持续处于收缩状态,血压随之升高。在竞争激烈的升学环境下,不少孩子从小学就开始面临学业压力,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的发生率逐年上升,而这些心理因素正是高血压的 “催化剂”。

家庭氛围对孩子的血压也有直接影响。经常发生争吵的家庭中,孩子的血压值明显高于家庭和睦的同龄人。研究表明,儿童期经历的慢性压力,会改变血管的应激反应模式,使其在成年后更容易患高血压。那些背着沉重书包、脸上鲜有笑容的孩子,血管可能正在承受着不该有的压力。

如何为孩子的血压 “保驾护航”?
防控儿童高血压,关键在于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家长可以从这些细节入手:

· 厨房革命:改用低钠盐,烹饪时少放酱油、味精,用天然香料代替部分盐;把含糖饮料换成白开水、柠檬水,用新鲜水果代替甜点。

· 运动计划:每天保证 1 小时户外活动,周末全家参与骑行、爬山等运动,用亲子游戏代替电子游戏。

· 睡眠管理:小学生保证 10 小时睡眠,初中生 9 小时,睡前 1 小时远离电子设备,营造黑暗、安静的睡眠环境。

· 心理呵护:减少对成绩的过度关注,多与孩子沟通,允许孩子有 “发呆” 和 “玩耍” 的时间,用鼓励代替指责。

同时,定期监测血压也很重要。建议 3 岁以上儿童每年体检时测量血压,肥胖、有高血压家族史的孩子更要增加监测频率。早期发现的儿童高血压,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大多能恢复正常,避免发展为成人高血压。

孩子的血管就像娇嫩的花朵,需要细心呵护。那些被忽视的日常习惯,正在悄悄改变他们的血压轨迹。当我们为孩子的未来规划蓝图时,别忘了最基础的健康基石 —— 让他们吃得清淡、动得畅快、睡得安稳、笑得纯粹。这,才是给孩子最好的成长礼物。

(顿健美 北京儿童医院郑州医院/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心血管内科 主管护师)

总票数: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