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踝关节骨折:运动爱好者的“常见伤痛”,如何急救与康复?

2025-01-08 20:51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运动的世界里,踝关节骨折是许多运动爱好者可能遭遇的伤痛。无论是跑步、打篮球,还是进行其他激烈运动,踝关节都承受着巨大压力,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骨折。了解踝关节骨折后的急救与康复方法,对运动爱好者至关重要,能最大程度减轻伤害,助力早日重返运动场。

一、认识踝关节骨折

踝关节由胫骨、腓骨下端和距骨构成,是人体重要的承重关节,在运动中频繁屈伸、扭转。运动时突然的扭转、碰撞或过度的负重,都可能让踝关节超越其正常活动范围,引发骨折。常见的踝关节骨折包括内踝骨折、外踝骨折、后踝骨折以及三踝骨折等。不同类型的骨折,治疗和康复方法会有所差异。

二、踝关节骨折的急救措施

 1. 立即停止运动

一旦发生疑似踝关节骨折,首先要做的就是立即停止正在进行的运动,避免受伤部位进一步移动,防止骨折断端损伤周围的血管、神经和肌肉组织,加重伤势。

 2. 简单固定

如果现场有木板、树枝等硬物,可以用它们对受伤的踝关节进行简单固定。将木板或树枝放在踝关节内外两侧,长度要超过踝关节上下两个关节,即小腿中部到脚掌中部,然后用布条、绷带或绳子等将其固定在肢体上。注意固定时不要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但也不能过松,要确保固定效果,起到稳定骨折部位的作用。若没有合适的固定材料,也可以利用患者自身的身体部位,如将受伤的下肢与健康的下肢捆绑在一起,减少受伤关节的活动。

 3. 冰敷

在受伤后的第一时间,冰敷能有效减轻疼痛和肿胀。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受伤的踝关节上,每次冰敷15-20分钟,每隔1-2小时重复一次。冰敷可以使局部血管收缩,减少出血和组织液渗出,从而减轻肿胀程度,同时还能降低神经末梢的敏感性,缓解疼痛。

 4. 及时就医

完成上述急救措施后,应尽快将伤者送往附近有条件的医院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在搬运过程中,要尽量保持伤者的平稳,避免受伤的踝关节受到震动和扭曲。到达医院后,医生通常会通过X光、CT等影像学检查,准确判断骨折的类型和移位情况,然后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三、踝关节骨折的康复之路

 1. 早期康复(术后1-2周)

如果是手术治疗,术后伤口需要时间愈合。在此期间,主要进行一些简单的肌肉收缩训练,如用力绷紧小腿肌肉,保持5-10秒后放松,重复多次,每天进行3-4组。这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肌肉萎缩和深静脉血栓形成。同时,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适当活动脚趾,进行屈伸运动,每个脚趾都要活动到,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肿胀。

 2. 中期康复(术后2-6周)

随着伤口逐渐愈合,骨折部位开始有纤维连接,稳定性有所增加。此时,可以在医生或康复治疗师的帮助下,进行踝关节的被动活动。治疗师会握住患者的小腿和脚掌,缓慢地帮助踝关节进行屈伸、内翻和外翻运动,但活动幅度要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逐渐增加,避免过度活动导致骨折移位。此外,还可以借助一些康复器械,如踝关节康复训练器,进行辅助训练,每次训练20-30分钟,每天2-3次。

 3. 后期康复(术后6周以后)

当X光检查显示骨折愈合良好时,患者可以逐渐增加踝关节的主动活动。从简单的主动屈伸踝关节开始,逐渐过渡到踮脚尖、站立平衡训练等。站立平衡训练可以先在有扶手的地方进行,单脚站立,保持身体稳定,每次站立30-60秒,左右脚交替进行,每天进行3-4组。随着平衡能力的提高,可以逐渐减少扶手的辅助,增加训练难度。同时,也可以进行一些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慢走,帮助恢复踝关节的功能和身体的整体运动能力。

 4. 重返运动准备

在康复后期,当踝关节的活动度、力量和稳定性都恢复得较好时,可以进行一些与之前运动相关的专项训练,如篮球爱好者可以进行投篮、运球等简单练习,跑步爱好者可以尝试短距离的慢跑。但在这个阶段,一定要注意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疲劳和再次受伤。同时,佩戴一些防护装备,如护踝,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踝关节。

踝关节骨折虽然是运动爱好者常见的伤痛,但只要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并积极进行科学的康复训练,就能够最大程度地恢复踝关节的功能,重返热爱的运动生活。在运动前,做好充分的热身准备,运动中注意自我保护,也能有效降低踝关节骨折的发生风险。

(周立 郑州市中心医院 创伤骨科与小儿骨科 主治医师)

总票数: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