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头痛就像一位不请自来的 “访客”,毫无征兆地袭来,让人额头或太阳穴一侧突突作痛,有时还伴有恶心、怕光、怕吵,严重时甚至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很多人被它反复纠缠,却找不到彻底摆脱的办法。在中医看来,偏头痛的发生与身体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滞有关,而简单的按揉手法和日常小习惯,就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甚至预防这种不适。
一、中医眼中的偏头痛:气血不畅,经络 “堵车” 了
中医认为,头为 “诸阳之会”,全身的阳气都汇聚于此,同时也是多条经络循行的重要部位,如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手少阳三焦经等。这些经络就像身体里的 “道路”,负责运送气血到头部,滋养脑组织。
当这些 “道路” 出现拥堵,气血无法顺畅流通,头部就会因失养或郁滞而产生疼痛。导致经络拥堵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情绪长期紧张、焦虑,会让肝气郁结,气滞则血瘀,阻塞经络;又比如长期熬夜、过度劳累,会消耗体内正气,让气血不足,无法充盈经络;再比如饮食不规律,过多食用辛辣、生冷食物,会损伤脾胃,痰湿内生,阻滞气血运行。不同原因引发的偏头痛,疼痛特点也有所不同,有的是胀痛,有的是刺痛,有的在受凉后加重,有的则与情绪波动密切相关。
二、按揉这些穴位,给经络 “通通气”
中医里的穴位就像经络上的 “交通枢纽”,按揉这些穴位能疏通气血、缓解疼痛,操作简单方便,随时随地都能进行。
(一)太阳穴:缓解头部胀痛的 “开关”
太阳穴位于眉梢与外眼角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是足少阳胆经上的重要穴位。胆经循行于头侧部,当胆经气血不畅时,容易引发偏头痛。
按揉方法:用双手食指或中指指腹分别按压两侧太阳穴,力度由轻到重,以感到轻微酸胀为宜,顺时针按揉 1 分钟,再逆时针按揉 1 分钟,反复操作 3-5 次。按揉时配合缓慢呼吸,能更好地放松头部肌肉,促进气血流通。
(二)风池穴:驱散头部 “寒气” 的 “窗口”
风池穴在颈后,枕骨下方,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是足少阳胆经与阳维脉的交会穴,能疏风散寒、清利头目。对于因吹风受凉、外感风寒引发的偏头痛,按揉风池穴效果明显。
按揉方法:双手掌心贴住耳朵,手指自然张开,拇指指腹刚好落在风池穴上,稍用力按压,同时头部慢慢向后仰,感受颈后肌肉的拉伸,保持 5 秒后放松,重复 10-15 次。按揉时若能感到酸胀感向头顶或前额扩散,效果更佳。
(三)合谷穴:止痛效果显著的 “万能穴”
合谷穴位于手背,第 2 掌骨桡侧的中点处,属于手阳明大肠经,中医有 “面口合谷收” 的说法,意思是头面部的疼痛都可以通过按揉合谷穴来缓解,偏头痛也不例外。
按揉方法:用一手拇指指腹按压另一手的合谷穴,力度以产生明显酸胀感为宜,持续按压 1 分钟后松开,换另一侧,反复操作 3-4 次。按揉时可以边按边轻轻活动头部,让气血更好地流通到头部。
(四)太冲穴:疏肝理气的 “解压阀”
太冲穴在足背,第 1、2 跖骨间的凹陷处,是足厥阴肝经的原穴,能疏肝解郁、平肝降火。对于因情绪激动、肝气郁结引发的偏头痛,尤其是伴有头晕、烦躁的情况,按揉太冲穴能有效缓解。
按揉方法:用拇指指腹按压太冲穴,由轻到重,按揉时可以做轻微的旋转动作,每次按揉 1 分钟,两侧交替进行,共操作 5-6 分钟。按揉后若感到足背有温热感,说明气血运行得到了改善。
三、坚持这些小习惯,减少偏头痛 “造访”
除了按揉穴位,日常养成一些符合中医养生理念的小习惯,能从根源上调理身体,减少偏头痛的发作频率和程度。
(一)头部保暖,别让 “风邪” 有机可乘
中医认为,“风为百病之长”,头部最容易受到风邪侵袭,尤其是偏头痛患者,头部对风寒更为敏感。因此,日常要注意头部保暖,避免长时间吹冷风,冬天出门戴帽子,夏天避免空调或风扇直接对着头部吹,洗完头后及时吹干,不让湿邪滞留头部,减少风邪引发偏头痛的可能。
(二)规律作息,让气血 “按时归位”
熬夜会打乱人体的生物钟,耗伤气血,影响经络中气血的正常运行,是引发偏头痛的常见诱因。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尽量在晚上 11 点前入睡,保证 7-8 小时的睡眠时间,让身体在夜间完成气血的修复和充盈,早晨按时起床,避免睡懒觉或熬夜后补觉过度,让气血按规律在经络中循环。
(三)调节情绪,给肝气 “松松绑”
情绪波动大、长期焦虑或愤怒,会导致肝气郁结,气血逆乱,进而引发偏头痛。日常要学会调节情绪,遇到烦心事时可以通过散步、听音乐、做深呼吸等方式释放压力,避免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中医认为 “怒伤肝”,保持平和的心态,让肝气顺畅条达,气血自然流通无阻。
(四)饮食有节,不给脾胃 “添负担”
脾胃是气血生化的源头,饮食不规律或过多食用辛辣、油腻、生冷食物,会损伤脾胃功能,导致痰湿内生,阻塞经络。偏头痛患者应注意饮食清淡,多吃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山药、南瓜等,少吃辣椒、油炸食品、冰淇淋等刺激性食物,同时避免过量饮酒和咖啡,减少对身体的刺激,让脾胃能正常运化水谷,生成充足的气血滋养头部。
(五)适度运动,让气血 “活起来”
长期久坐不动会导致气血运行缓慢,经络瘀滞,适当的运动能促进气血流通,改善头部的血液供应。可以选择散步、太极拳、八段锦等温和的运动方式,每周坚持 3-5 次,每次 30 分钟左右,运动时以身体微微出汗、不感到疲劳为宜。运动还能调节情绪,帮助缓解压力,从多方面减少偏头痛的发作。
偏头痛虽然难缠,但中医的按揉方法和日常小习惯能起到很好的缓解和预防作用。按揉太阳穴、风池穴、合谷穴、太冲穴,能直接疏通头部经络、缓解疼痛;做好头部保暖、规律作息、调节情绪、合理饮食、适度运动,能从根本上改善身体状态,减少气血瘀滞的情况。坚持这些方法,能让偏头痛的 “造访” 次数越来越少,让头部始终保持轻松舒适的状态。
(王植萍 新乡市中心医院东院区 肾内科中医科 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