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体的庞大血管网络中,主动脉无疑是最为重要的一员,它如同一条生命的主干道,将富含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角落。然而,这条生命线并非坚不可摧,一种名为“主动脉夹层”的血管疾病,就像一颗潜藏在血管内的“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威胁到我们的生命。而在这场与死神的较量中,高血压常常扮演着推波助澜的角色。今天,我们就来一场深入浅出的科普之旅,揭开主动脉夹层与高血压之间那不解之缘的神秘面纱。
一、主动脉夹层的“庐山真面目”
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位血管中的“不速之客”——主动脉夹层。主动脉,作为人体最大的动脉血管,其结构复杂而精密,由内膜、中膜和外膜三层组成。正常情况下,这三层结构紧密贴合,共同维持着主动脉的稳定性和弹性。然而,当某些不利因素作用于主动脉时,比如高血压的长期侵袭,主动脉内膜可能会出现撕裂,血液趁机涌入内膜与中膜之间,形成一个新的腔隙,这就是所谓的“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夹层的形成,无疑是对生命的一次重大打击。它不仅破坏了主动脉的正常结构,还可能导致血液流通受阻,进而影响全身各个器官的血液供应。更为严重的是,主动脉夹层还可能发生破裂,一旦破裂,患者往往会在短时间内大量失血,几乎没有任何挽救的机会,因此被形象地称为血管里的“定时炸弹”。
二、高血压:主动脉夹层的“幕后黑手”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主动脉夹层的形成呢?在众多因素中,高血压无疑是最为关键的一个。高血压,这个看似不起眼的“隐形杀手”,其危害却不容小觑。长期的高血压状态会使主动脉壁长期处于高负荷状态,导致血管壁弹性纤维和平滑肌纤维逐渐受损,进而引发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壁硬化。这样一来,主动脉壁的承受能力就会大大下降,变得脆弱不堪。
当主动脉壁承受的压力超过其极限时,内膜就可能发生撕裂,形成主动脉夹层。据统计,约65%至75%的主动脉夹层患者都患有高血压,并且往往控制不良。这充分说明了高血压与主动脉夹层之间的密切联系。因此,我们可以说,高血压是主动脉夹层的“幕后黑手”,是导致这一致命性疾病的元凶之一。
三、主动脉夹层的“警报信号”
既然主动脉夹层如此凶险,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及时发现并应对呢?其实,主动脉夹层在发病前并非毫无征兆。一些典型的症状和体征,就像是一盏盏警示灯,提醒我们要提高警惕。
- 突发剧烈胸痛:这是主动脉夹层最为常见的症状之一。患者往往会突然感到胸部或背部出现撕裂样或刀割样的剧烈疼痛,这种疼痛往往难以忍受且持续时间较长。
- 血压升高:由于主动脉夹层的形成会导致血液流通受阻,进而引起血压升高。这种血压升高往往较为剧烈且难以控制。
- 脉搏差异:主动脉夹层还可能引起双上肢或上肢与下肢之间的血压和脉搏差异。这是因为夹层形成后会影响血液的正常流通路径导致不同部位的血压和脉搏出现差异。
- 其他症状:除了上述症状外主动脉夹层还可能引起虚脱、昏迷、失明、一侧肢体丧失知觉或活动能力、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这些症状的出现往往提示患者病情已经较为严重需要立即就医。
四、与高血压的“斗争”
既然高血压是主动脉夹层的罪魁祸首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其实方法并不复杂关键在于做好以下几点:
- 定期监测血压:高血压往往早期症状不明显因此定期监测血压是预防主动脉夹层的重要措施之一。建议成年人每年至少测量一次血压以便及时发现并控制高血压。
- 改善生活方式:高血压的发生与不良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因此改善生活方式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重要手段。包括减轻体重、减少钠盐摄入、增加钾盐摄入、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 药物治疗:对于已经确诊的高血压患者来说药物治疗是必不可少的。降压药物种类繁多包括利尿药、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降压药物并按时服用。
- 定期体检:定期体检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高血压等潜在的健康问题从而预防主动脉夹层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建议成年人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健康体检。
五、主动脉夹层的“拆弹行动”
一旦确诊为主动脉夹层患者就需要立即采取行动进行“拆弹”。根据主动脉夹层的类型和严重程度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
- 一般治疗:包括卧床休息、心电监护、血压监护、吸氧等以稳定患者病情并为后续治疗创造条件。
- 药物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镇痛药物如吗啡、哌替啶等以缓解疼痛;使用降压药物如美托洛尔、维拉帕米等以控制血压防止夹层进一步扩展。
- 手术治疗: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来说手术治疗是唯一的出路。根据主动脉夹层的类型和部位可以选择开胸手术或微创主动脉腔内支架置入手术等不同的手术方式。
六、结语
主动脉夹层与高血压之间那不解之缘让我们深刻认识到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重要性。只有通过科学的生活方式调整和合理的药物治疗我们才能有效遏制高血压的肆虐从而保护我们的血管健康远离主动脉夹层等致命性疾病的威胁。让我们携手共筑健康防线让生命之树常青!
(马源洁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 主管护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