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骨质疏松症:骨骼的“悄悄流失”

2024-07-25 11:03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繁忙的生活中,我们时常忽略那些悄然发生的变化,比如骨骼的健康。骨质疏松症,这个看似无声无息却影响深远的疾病,正悄悄地在全球范围内影响着数亿人的生活质量。今天,让我们一起揭开骨质疏松症的神秘面纱,了解它的基本概念、危害、预防措施以及治疗方法,共同守护我们的骨骼健康。

一、骨质疏松症:无声的疾病

骨质疏松症,简而言之,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的骨骼疾病。它导致骨骼脆性增加,使得骨折的风险显著增加。这种疾病往往在中老年人中更为常见,尤其是女性患者多于男性。骨质疏松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年龄、性别、遗传、生活方式等。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骼的自然更新速度减慢,骨量逐渐流失,这是导致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骨骼的“悄悄流失”:骨质疏松症的危害

骨质疏松症的危害不容小觑。它不仅会导致骨骼疼痛、变形,还可能引发骨折等严重后果。骨折一旦发生,不仅治疗困难,恢复时间也较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更令人担忧的是,骨质疏松症还会增加患者心血管疾病、肺部感染等疾病的风险。骨质疏松患者的骨骼变得脆弱,即使是轻微的跌倒或碰撞,也可能导致骨折,尤其是髋部、腕部和脊椎的骨折最为常见。

除了身体上的痛苦,骨质疏松症还可能给患者带来心理上的压力。长期的疼痛、行动不便以及担心骨折的风险,都可能影响患者的情绪和社会功能,导致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

三、守护骨骼: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关键措施

预防骨质疏松症,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1、合理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足够的钙、磷、维生素D等营养素,有助于维持骨量。钙是构成骨骼的主要成分,而维生素D则有助于钙的吸收。中老年人可以适量增加钙的摄入,如喝牛奶、吃豆制品、绿叶蔬菜等富含钙的食物。同时,适量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等,也有助于骨骼健康。

2、适量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加骨密度,延缓骨骼衰老。建议进行负重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瑜伽等。这些运动可以刺激骨骼生长,增强骨骼的强度和硬度。但需要注意的是,要避免过度运动导致受伤。

3、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影响骨骼健康,增加骨质疏松症的发生风险。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害骨骼细胞,加速骨量流失;而过量饮酒则会干扰钙的吸收和利用,降低骨密度。因此,戒烟限酒对于维护骨骼健康至关重要。

4、避免摔倒:骨质疏松患者更容易发生骨折,因此应该采取措施避免摔倒。保持家居环境整洁,避免杂物堆积;选择合适的鞋子和衣物,确保行走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骨质疏松问题。

5、定期检查: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是预防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手段。通过骨密度检查,可以及早发现骨骼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和治疗。

四、治疗骨质疏松症:科学应对,积极康复

一旦确诊为骨质疏松症,就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等。

1、药物治疗: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一些药物进行治疗,如双磷酸盐类药物、降钙素等。这些药物可以增加骨密度,缓解疼痛,降低骨折的风险。但需要注意的是,药物治疗需要遵循医嘱,避免滥用或误用。

2、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改善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常用的物理治疗包括超声波、红外线、电刺激等。这些治疗方法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炎症消退,促进骨骼修复。

3、康复训练:康复训练是骨质疏松症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适当的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提高生活质量。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一些康复训练,如运动疗法、按摩等。这些训练可以增强骨骼周围的肌肉力量,提高骨骼的稳定性。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但它并非不可预防和治疗。通过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预防措施,我们可以有效降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风险。一旦确诊为骨质疏松症,也不要过于担忧和恐慌。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科学的治疗和康复训练,我们可以有效缓解病情,提高生活质量。让我们共同关爱骨骼健康,守护我们的幸福生活!

(冯航 河南省人民医院 脊柱脊髓外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