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老年骨质疏松是如何发生的,该怎样治疗

2024-05-15 01:42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人体的骨骼是由206块骨头组成的,这些骨头通过关节和韧带连接在一起,构成了人体的骨架。骨骼不仅支撑着身体,还保护着内部的器官,同时它也是造血和储存矿物质的重要组织。然而,随着年龄增长,骨量逐渐减少,骨骼也容易出现各种问题,最常见的则是老年性骨质疏松。老年骨质疏松不仅会对老人的身体造成严重伤害,同时还会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所以一定要加以重视!

在临床上,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损坏而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世界卫生组织(WHO);美国国立卫生院(NIH)提出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系统性疾病,骨强度反应骨骼的两个主要方面,即骨矿密度和骨质量。骨质疏松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I型)、老年骨质疏松症(II型)和特发性骨质疏松3类,其中老年骨质疏松症一般指老年人70岁后发生的骨质疏松。

那么,对于老年骨质疏松症,究竟是哪些具体原因导致的呢?

1. 激素水平下降: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内激素水平会发生变化,特别是雌激素和睾酮水平下降,这些激素对维持骨密度有重要作用。

2. 钙质吸收减少:老年人的胃肠道功能减退,可能影响钙质的吸收,导致体内钙质不足。

3. 缺乏运动:老年人活动量减少,肌肉力量下降,骨骼负荷减少,不利于骨密度的维持。

4. 营养不良:老年人可能由于牙齿问题、食欲减退等原因,导致营养摄入不足,特别是钙和维生素D的缺乏。

5. 慢性疾病: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如糖尿病、肾脏病、风湿性关节炎等,也可能影响骨密度。

6. 药物因素: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可能会加速骨质流失。

在了解这些原因后,我们可以通过针对性的调整来对老年骨质疏松进行科学治疗。目前临床上对于老年骨质疏松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以及物理治疗。

其中药物治疗方面,常用的药物包括钙剂、维生素D、双磷酸盐类药物、雌激素类药物等。这些药物可以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来增强骨骼强度,减少骨折的风险。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药物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此外,药物治疗需要长期坚持,一般需要持续数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在生活中,饮食方面建议增加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摄入,如奶制品、鱼类和绿色蔬菜。同时,减少高盐、高咖啡因和高磷食物的摄入,以免影响钙的吸收和骨的代谢。定期进行体重训练和有氧运动,如散步、跑步和游泳,可以增强肌肉力量和骨密度。避免吸烟和过度饮酒,这些习惯都会对骨骼健康产生负面影响。此外,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和积极的心态也对骨骼健康至关重要。

而物理治疗方面,康复训练包括肌力训练、平衡训练等,可以提高肌肉力量和协调性,减少跌倒风险。理疗如热敷、电疗等,可以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

综合这些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控制老年骨质疏松的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定期评估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措施。

(陶蒙蒙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洛阳医院(洛阳市中医院) 老年医学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