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们活泼好动的成长过程中,牙外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意外情况。儿童牙外伤可能会对乳牙或恒牙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如牙齿折断、移位、脱出等,不仅会引起疼痛和不适,还可能影响牙齿的正常发育、美观以及口腔功能,甚至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家长们了解儿童牙外伤的急救知识至关重要,这能在意外发生时为孩子提供及时且正确的初步处理,最大程度减少损伤并为后续的专业治疗创造有利条件。
一、儿童牙外伤的常见原因
儿童牙外伤多发生于 1 - 3 岁的幼儿和 7 - 9 岁的学龄儿童。幼儿时期主要是由于孩子开始学习走路、跑步,身体协调性尚未完全发展,容易摔倒,且在玩耍过程中对周围危险缺乏足够的认知和判断能力,常常碰撞到桌椅、门窗等硬物而导致牙外伤。学龄儿童则更多地在学校参加体育活动、课间嬉戏打闹时受伤,比如在进行足球、篮球、跑步比赛等运动项目时,意外碰撞或摔倒都可能引发牙外伤。此外,一些交通事故、高处坠落等意外事件也会造成较为严重的儿童牙外伤情况。
二、儿童牙外伤的分类及表现
1. 牙齿震荡:这是相对较轻的一种牙外伤,牙齿外观可能无明显改变,但牙周膜会有轻度损伤。受伤的牙齿可能会有轻微的伸长感、不适感或叩痛,一般对冷热刺激较为敏感。这种情况下,牙髓组织可能暂时处于充血状态,如果处理不当或不及时,后期可能发展为牙髓坏死。
2. 牙齿折断:根据折断的部位不同又可分为冠折、根折和冠根折。冠折较为常见,可仅涉及牙釉质或牙本质,此时牙齿表面会出现缺损,孩子可能会感到牙齿敏感,尤其是在进食冷热酸甜食物时。若折断累及牙髓,牙髓腔暴露,就会出现明显的疼痛,甚至可能伴有出血。根折时牙齿可能会有松动、叩痛,有时折断部位靠近牙根尖,症状可能相对不那么明显。冠根折则是牙冠和牙根都有折断,情况相对复杂。
3. 牙齿移位:包括牙齿挫入、侧向移位、部分脱出和完全脱出等情况。牙齿挫入是指牙齿被嵌入牙槽骨内,牙冠变短,看起来好像牙齿“消失”了一部分;侧向移位时牙齿偏离了原来的正常位置,向唇侧、舌侧或近远中方向移位;部分脱出的牙齿会有部分牙根从牙槽窝中脱出,牙齿伸长、松动明显;完全脱出则是整个牙齿完全脱离牙槽窝,脱出的牙齿可见明显的牙根。这些牙齿移位情况都会导致牙齿疼痛、松动,影响正常的咬合关系,还可能损伤周围的牙龈组织,引起出血。
三、儿童牙外伤的家庭急救措施
(一)保持冷静
当发现孩子发生牙外伤时,家长首先要做的就是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因为家长的情绪会直接影响到孩子,如果家长表现得过度紧张,孩子会更加恐惧和不安,这不利于后续的处理。
(二)安抚孩子情绪
迅速来到孩子身边,轻声安慰,让孩子知道家长在身边会帮助他解决问题,缓解孩子的紧张和恐惧情绪。可以抱抱孩子,用温和的语言鼓励他勇敢面对。
(三)初步检查伤势
在安抚孩子的同时,快速查看受伤牙齿的情况,但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对孩子造成二次伤害。观察牙齿是折断、移位还是脱出,以及周围牙龈组织是否有出血、撕裂等情况。
(四)针对不同情况的具体急救处理
1. 牙齿震荡:让孩子尽量避免用受伤的牙齿咀嚼食物,减少对患牙的刺激。可适当给孩子服用一些非处方的止痛药物(按照药物说明书使用),以缓解疼痛。如果牙齿对冷热刺激敏感,可以用温水漱口,避免过冷或过热的食物。同时,尽快带孩子去看牙医,一般在受伤后的 1 周、3 周、3 个月、6 个月等时间点需要进行复查,观察牙髓的恢复情况。
2. 牙齿折断:如果仅是牙釉质或牙本质折断,且牙髓未暴露,可用清水冲洗干净牙齿表面的污垢,然后用干净的纱布或棉球压迫止血(如果有出血情况)。将折断的牙体部分找到,如果折断部分较小且完整,可以用生理盐水或牛奶浸泡(避免干燥),并尽快带孩子和断牙一起去医院,医生可能会尝试将断牙重新粘接。若牙髓暴露,出血较多,应先用干净的纱布或棉球压迫止血,然后迅速带孩子就医,途中尽量不要触碰暴露的牙髓,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医生进行处理,可能需要进行牙髓治疗等后续操作。
3. 牙齿移位:
• 牙齿挫入:如果是乳牙挫入,不要强行将牙齿拉出复位,以免损伤下方的恒牙胚。应尽快带孩子去看牙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处理,一般会观察其自行萌出的情况。对于恒牙挫入,同样不要自行复位,立即就医,医生可能会根据牙根的发育情况和挫入的程度决定是观察等待自行萌出还是进行正畸牵引等治疗。
• 侧向移位和部分脱出:对于乳牙侧向移位或部分脱出,可在局部麻醉下由医生轻柔地将牙齿复位,然后用牙周夹板固定 2 - 3 周。对于恒牙,也应由医生尽快复位并固定,固定时间一般为 4 周左右。在复位前,家长可以用生理盐水或清水轻轻冲洗口腔,去除牙齿周围的污垢,但不要用力擦拭牙齿或牙龈。
• 牙齿完全脱出:这是较为紧急的情况,时间对于牙齿的再植成功至关重要。应立即捡起脱出的牙齿,注意拿住牙冠部分,不要触碰牙根。如果牙齿已落地污染,可在生理盐水或牛奶中快速冲洗(时间不超过 10 秒),然后将牙齿放回牙槽窝内,让孩子轻轻咬住干净的纱布或棉球进行固定。如果无法立即将牙齿放回牙槽窝,可将牙齿浸泡在生理盐水或牛奶中(不能浸泡在清水里,因为清水可能会导致牙根细胞吸水膨胀破裂),并尽快带孩子和牙齿去医院。一般来说,牙齿脱出后 30 分钟内再植成功率较高,超过 2 小时,成功率会大大降低。
(五)注意事项
1. 无论哪种牙外伤情况,在处理过程中都要避免对牙齿和周围组织造成进一步的损伤。不要用力摇晃牙齿,不要用尖锐的物体触碰牙齿或牙龈。
2. 如果孩子有面部肿胀,可以在受伤后的 24 - 48 小时内进行冷敷,每次冷敷 15 - 20 分钟,间隔 1 - 2 小时,以减轻肿胀和疼痛。但要注意避免冻伤皮肤。
3. 尽快带孩子去正规的口腔医院或诊所就诊,即使家长进行了初步的急救处理,专业医生的进一步检查、诊断和治疗也是必不可少的。医生会根据牙齿外伤的具体情况,如牙齿的损伤程度、牙根的发育情况、孩子的年龄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可能包括牙髓治疗、牙齿固定、修复等后续治疗措施,以确保受伤牙齿能够得到最好的恢复效果,减少对孩子口腔健康和全身发育的长期影响。
四、儿童牙外伤的预防
虽然我们了解了牙外伤发生后的急救措施,但更重要的是预防牙外伤的发生。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对于幼儿,在孩子开始学步时,要确保家中的地面干燥、整洁,清除可能导致孩子摔倒的障碍物,如玩具、电线等。在家具的边角处安装防撞护角,避免孩子碰撞受伤。
2. 教育孩子在进行体育活动时要注意安全,佩戴合适的运动护具,如头盔、护齿等。特别是在进行一些高风险的运动项目,如轮滑、自行车、足球、篮球等时,护齿能够有效地减少牙齿受伤的风险。
3. 家长要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让孩子了解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如不要在楼梯上奔跑打闹、不要攀爬高处等,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
4. 定期带孩子去口腔科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口腔问题,如龋齿等,因为牙齿有龋坏时可能会导致牙齿结构薄弱,更容易在意外发生时受伤。
总之,儿童牙外伤是儿童成长过程中可能遭遇的意外情况,家长掌握相关的急救知识能够在关键时刻为孩子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减少牙外伤对孩子口腔健康和全身健康的不良影响。同时,通过加强预防措施,可以降低牙外伤的发生概率,让孩子们拥有健康、美丽的笑容和快乐的童年。
(张艺瑶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口腔科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