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心血管内科:房颤的规范诊治与注意事项

2024-12-12 14:14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一、认识房颤

房颤,即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正常情况下,心脏的心房会有规律地收缩和舒张,将血液顺利地泵入心室。但在房颤发生时,心房的电活动变得紊乱,不再是协调一致的收缩,而是快速且无序地颤动,这就导致心房不能有效地将血液泵入心室,心脏的泵血功能也会受到影响。房颤患者可能会出现心慌、心悸、胸闷、气短、乏力等症状,有的患者甚至毫无察觉,只是在体检或因其他疾病就诊时才被发现。

二、房颤的诊断方法

1. 心电图检查

心电图是诊断房颤最常用且重要的方法。它能够记录心脏的电活动情况,当出现房颤时,心电图上会显示 P 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大小、形态、间距均不规则的 f 波,频率约为 350 - 600 次/分,同时 QRS 波群形态通常正常,但 R - R 间期绝对不规则。通过心电图检查,医生可以快速、准确地判断是否存在房颤。

2. 动态心电图监测

对于一些阵发性房颤患者,普通心电图可能捕捉不到发作时的异常电活动。这时就需要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患者需要佩戴一个小型的心电图记录设备,连续记录 24 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心电图信息。这样可以提高房颤的检出率,尤其是对于那些发作不频繁、症状不典型的患者,能更全面地了解心脏在日常生活中的电活动情况,有助于明确诊断。

3. 心脏超声检查

心脏超声检查主要用于评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在房颤患者中,通过心脏超声可以观察心房是否扩大、心室的收缩和舒张功能是否正常、心脏瓣膜有无病变等。这些信息对于判断房颤的病因、评估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指导治疗都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如果发现心房明显扩大,可能提示房颤的持续时间较长或者存在其他心血管疾病导致心房结构改变。

三、房颤的治疗手段

1. 药物治疗

1.1 控制心室率:常用的药物有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钙通道阻滞剂(如地尔硫䓬)等。这些药物可以减慢心室率,减轻心慌等症状,使心脏的泵血功能相对稳定,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一般根据患者的心率、血压、心功能等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及剂量,并需要定期监测心率和血压,调整用药方案。

1.2 抗凝治疗:房颤患者由于心房颤动,血液容易在心房内形成血栓,一旦血栓脱落,可能会随着血流流向全身各处,导致脑栓塞、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抗凝药物如华法林、达比加群酯、利伐沙班等,可以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但抗凝治疗需要严格评估患者的出血风险,如有无消化道溃疡、脑出血病史等,并且在用药过程中要定期监测凝血指标,如使用华法林时需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使其维持在合适的范围。

1.3 转复窦性心律:对于一些新发房颤或房颤持续时间较短的患者,可以尝试使用药物转复窦性心律,如胺碘酮等。药物转复成功后,患者的心房可以恢复正常的节律性收缩,有利于心脏功能的改善。但在转复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心律、血压等变化,同时要做好抗凝治疗,防止转复过程中血栓脱落。

2. 非药物治疗

2.1 电复律:当患者房颤发作时伴有严重的血流动力学障碍,如低血压、休克、急性心力衰竭等,或者药物转复无效时,可以采用电复律。电复律是通过电击的方式使心脏瞬间除极,恢复窦性心律。在电复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做好麻醉等准备工作,电复律后也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心律变化。

2.2 导管消融术:这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治疗方法,通过导管将射频能量或冷冻能量传递到心脏内特定的部位,破坏导致房颤的异常电活动病灶,从而达到根治房颤的目的。适用于一些药物治疗无效、症状明显且不愿意长期服用药物的患者。但导管消融术并非适用于所有房颤患者,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房颤类型、心脏结构等因素综合评估。手术成功率一般在 60% - 80%左右,术后也有一定的复发率,需要定期复查心电图等检查。

四、房颤患者的日常注意事项

1. 生活方式调整

1.1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对心脏产生不良刺激,增加房颤的发作风险,因此患者应尽量戒烟,限制饮酒量,男性每日饮酒酒精量不超过 25 克,女性不超过 15 克。

1.2 适度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但房颤患者要避免剧烈运动,可选择散步、太极拳、瑜伽等较为温和的运动方式,每周运动 3 - 5 次,每次运动 30 分钟左右。运动过程中如果出现心慌、胸闷、气短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及时就医。

1.3 规律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每天睡眠时间应在 7 - 8 小时左右,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有助于维持心脏的正常节律。

2. 饮食管理

2.1 控制钠盐摄入:过多的钠盐摄入会导致血压升高,加重心脏负担,房颤患者每日钠盐摄入量应控制在 5 克以下,减少腌制食品、加工食品等高盐食物的摄入。

2.2 增加蔬果摄入: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如菠菜、芹菜、苹果、香蕉等,这些食物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保持身体健康。

2.3 避免刺激性食物:如咖啡、浓茶、辣椒等刺激性食物可能会诱发房颤发作,患者应尽量少吃或不吃。

3. 定期复查

房颤患者需要定期到医院复查,一般每 3 - 6 个月复查一次心电图、心脏超声、凝血功能等检查,以便医生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如果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症状加重、药物不良反应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复查。

五、结语

房颤是一种需要重视的心血管疾病,规范的诊治和良好的日常管理对于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都至关重要。患者和家属应了解房颤的基本知识,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做好日常的自我管理,让心脏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享受健康的生活。

(王春鹏 平顶山市第五人民医院 内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