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和致残率高的特点,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因此,了解脑卒中的急救与护理措施至关重要。
一、脑卒中的分类与症状
脑卒中主要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两大类。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血管内的血栓或栓子阻塞了脑血管,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坏死,约占所有脑卒中的85%。出血性脑卒中则是由于脑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脑实质或蛛网膜下腔,导致脑组织受压和损伤,约占所有脑卒中的15%。
脑卒中的症状多种多样,但常见的包括:
突然出现的面部、手臂或腿部的无力或麻木,尤其是身体的一侧。
突然的言语不清或理解困难。
突然的单眼或双眼视力模糊。
突然的头晕、平衡失调或行走困难。
突然的剧烈头痛,通常伴有呕吐、意识障碍。
二、脑卒中的急救措施
一旦发现脑卒中症状,应立即采取以下急救措施:
迅速识别症状并拨打急救电话:使用“FAST”原则(F-面部不对称,A-手臂无力,S-言语不清,T-时间就是生命)来快速识别脑卒中症状。一旦确认,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呼救专业的医护人员。
保持患者平卧和安静: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之前,应让患者保持平卧姿势,头部稍微抬高,偏向一侧,以确保呼吸道通畅,并避免呕吐物误吸入呼吸道。避免让患者剧烈活动或情绪激动,以免加重病情。
清除口腔分泌物:如果患者出现呕吐症状,应及时清除口鼻的分泌物,防止呕吐物或舌后坠影响患者的通气,防止患者的呕吐物进入气管引起窒息。
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体温、心率和血压等。如果患者出现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避免随意移动患者:在急救人员抵达前,不要随意移动患者,以免加重脑损伤。如果必须搬动,应该轻柔稳定,避免颠簸。
不要给患者随意服药:除非有专业医生指导,否则不要给患者服用任何药物,以免产生不良反应或加重病情。
三、脑卒中的护理措施
脑卒中患者入院后,需要接受全面的护理措施,以促进康复和减少并发症:
一般护理: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和体温等。床头需要常规抬高30度,以减少脑部水肿。
呼吸道护理:脑卒中的患者常常伴发昏迷,需要进行气管切开或者呼吸机辅助通气。对于该类患者,要定期翻身、叩背、雾化、咳痰等处理,同时需要注意监测血气分析,确保呼吸道通畅。
神经功能评估:定期进行神经功能评估,包括肌力、感觉、语言和认知功能,记录任何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出血监测:对于出血性脑卒中患者,需要密切观察出血情况。如果出血量较大,需要及时采取手术治疗。
药物管理:根据医生的指导,合理使用抗凝和抗血小板药物,避免不必要的出血风险。同时,使用止痛药缓解患者的不适。
康复护理:康复治疗是脑卒中患者恢复的重要环节,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等。物理治疗旨在促进肢体功能恢复;作业治疗帮助患者重新学习日常活动;言语治疗改善沟通能力。
心理支持:提供心理支持和咨询,帮助患者应对疾病带来的情绪波动和心理压力。家属的支持也非常重要,应教育家属如何提供有效的支持和照顾,增强患者的康复信心。
饮食管理:提供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盐、低脂的饮食,保证营养均衡。适量饮水,保持水分平衡。对于吞咽困难的患者,应给予鼻饲或静脉营养支持。
并发症预防:定期翻身,使用气垫床,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预防压疮。鼓励患者活动,必要时使用弹力袜或抗凝药物,预防深静脉血栓。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拍背排痰,预防肺部感染。
四、脑卒中的预防
预防脑卒中的关键在于控制危险因素,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控制血压:定期监测血压,按医嘱服用降压药物。
控制血糖和血脂:通过饮食和药物控制血糖和血脂水平。
戒烟限酒: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
健康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和全谷物,减少高脂肪、高盐和高糖的食物。
规律运动: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的危险因素。
通过科学的预防、及时的急救和全面的治疗护理,我们能够有效地减少脑卒中的发生率和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康复率。因此,呼吁每个人都要关注脑卒中的预防和治疗知识,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提高自身健康意识,及时就医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康复计划。
(陈书一 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三病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