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也称中风)是指由于脑部血管的突发性破裂或堵塞,导致脑组织的供血不足,进而引发脑细胞死亡的疾病。它是全球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脑卒中的发生往往突如其来,症状迅速显现,且病程进展迅速,因此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识别并进行及时急救,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质量甚至生死。
一、脑卒中的类型和病因
脑卒中主要分为两大类: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又称脑梗塞,通常是由于脑部动脉血栓或栓塞引起的血液供应中断;而出血性脑卒中则是由于脑血管破裂,导致血液泄漏至脑组织中,压迫脑组织并影响其正常功能。
这两种类型的脑卒中虽然病因不同,但其共同点是急性发作,通常症状突然出现,并且病情迅速加重。最常见的诱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酗酒以及缺乏运动等危险因素。心房颤动、动脉硬化等也常常是脑卒中的重要诱因。
二、脑卒中的急救黄金时间
当脑卒中发生时,时间就是生命。医学上将脑卒中的急救黄金时间定义为“发病后4.5小时内”,这个时间段内能够进行有效治疗,显著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不同类型的脑卒中有不同的急救措施,但核心的原则是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患者进行识别、急救和转诊治疗。
缺血性脑卒中的急救黄金时间更为关键,及时溶栓治疗可以有效恢复血流,防止脑组织的进一步损伤。对于出血性脑卒中,虽然手术干预和止血治疗同样至关重要,但与缺血性脑卒中相比,溶栓的时效性要求不那么严格,治疗窗口期更长。
三、如何在一分钟内识别脑卒中?
在急救过程中,医学专家推荐使用“FAST”法则来帮助普通人快速判断是否发生脑卒中。FAST是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缩写,代表了判断脑卒中的四个关键症状:
Ø F (Face) - 面部歪斜:让患者微笑或露出牙齿,如果一侧面部下垂,无法对称,可能提示患侧脑部发生了损伤。
Ø A (Arms) - 肢体无力:让患者举起双臂,如果一只手臂无法上举或下垂,说明大脑的一侧可能发生了卒中,导致了肢体的无力或瘫痪。
Ø S (Speech) - 言语障碍:让患者尝试说一句简单的话,如“今天天气很好”。如果患者说话含糊不清或无法说出完整的句子,说明可能出现了脑卒中的症状。
Ø T (Time) - 时间敏感性:如果上述症状出现,立刻记录时间,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记住,“时间就是脑细胞的生命”。
除了以上的“FAST”法则,还可以关注一些脑卒中的其他常见症状。例如,患者可能会突然感到头痛,尤其是剧烈的头痛伴随呕吐,甚至出现昏迷等状态。此外,一些患者还可能出现视力模糊或失明、平衡感丧失、行走困难等症状。
四、急救措施与应对
一旦怀疑自己或他人发生了脑卒中,第一时间需要做的就是拨打急救电话。每一分钟的延误都可能让患者的预后变得更加严峻,因此尽快转诊到具备专业救治条件的医院是至关重要的。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的过程中,公众可以做一些基本的应急处理,以减少患者的痛苦并为治疗争取更多的时间:
让患者保持安静、放松:如果患者能够清醒,应该让患者尽量保持冷静,避免惊慌失措,保持卧床,避免剧烈运动。
避免食物和饮料进入口中:如果患者出现吞咽困难或意识不清,千万不要给患者喂食或喝水,以免引发呛咳或窒息。
记录症状发生的时间:尽量准确记录患者症状开始的时间,并向急救人员提供这些信息,帮助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决策。
避免转移患者的位置:除非患者处于危险区域,且转移无可能,否则应避免改变其体位,避免引发进一步的伤害。
总结
脑卒中作为一种常见且致命的疾病,其发生和治疗时间紧迫,准确的识别和及时的急救至关重要。我们每个人都应当了解脑卒中的相关知识,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脑卒中的发生风险。在面对突如其来的脑卒中时,能够冷静应对,科学应急,为患者争取到更多的救治机会。
(卢璐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麻醉与围手术期及疼痛医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