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卧床患者皮肤护理:从了解压疮开始

2023-07-14 20:04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医疗护理中,卧床患者的皮肤护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长期卧床不仅可能导致身体机能的下降,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皮肤问题,其中最为常见且严重的便是压疮(又称褥疮、压力性溃疡)。

一、认识压疮

1.什么是压疮?

压疮是由于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导致持续性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进而引发的局部组织溃烂缺血性坏死。它通常发生在骶部、骨隆突部位、与医疗器械接触的部位等。压疮的严重程度不仅与压疮的大小有关,还与深度、有无坏死、感染等因素密切相关。

2.压疮的成因

压疮的形成主要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压力:长期持续的压力是压疮形成的主要原因。垂直压力和剪切力共同作用,对组织造成破坏。

湿度与温度:潮湿环境易导致皮肤浸渍,增加感染风险;高温则加速组织代谢,增加耗氧量,加剧组织缺氧。

营养状况:营养不良导致皮肤弹性下降,修复能力减弱,易受损伤。

疾病与药物:如瘫痪、下肢骨折、使用镇静药、麻醉药等,均可能增加压疮的风险。

二、预防压疮的措施

1.定期翻身

定期翻身是预防压疮的关键措施。一般建议每2-3小时为患者翻身一次,避免长时间压迫同一部位。翻身时,应使用翻身床单或三角垫等工具,以减少护理人员的劳动量,同时确保患者体位舒适,避免剪切力的产生。

2.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定期为患者清洁皮肤,特别是受压部位,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使用温水和温和无刺激的清洁产品,避免用力搓揉皮肤。清洁后,可轻轻拍干皮肤,避免使用粗糙的毛巾擦拭。

3.使用减压装置

气垫床、水垫床、泡沫缓冲垫等减压装置能有效分散压力,降低局部压强,是预防压疮的重要工具。受压部位还可使用压疮贴,以进一步减少摩擦和压迫。

4.营养支持

合理的膳食是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促进创面愈合的重要措施。应给予富含蛋白质、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牛肉等,以增强皮肤抵抗力,促进组织修复。

5.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皮肤护理的重要性及预防压疮的方法,增强其自我护理能力。同时,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减轻其焦虑和恐惧情绪。

三、压疮的护理措施

1.早期发现与评估

通过定时观察,及时识别皮肤颜色、温度、湿度及完整性的变化。红斑常是压力性损伤的早期表现,一旦发现应立即采取措施。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体位变换频率及减压设备的使用情况,以调整护理方案。

2.创面清洁与换药

对压疮创面进行清创和换药,保持创面的清洁。根据创面情况选择合适的敷料,如湿性愈合敷料(水胶体敷料、透明膜敷料等),以促进渗液吸收、防止浸渍,减轻感染风险。定期更换敷料,避免细菌滋生。

3.减压与体位管理

鼓励患者选择30°-40°侧卧位或平卧位,避免90°体位以减少剪切力的产生。使用减压装置如气垫床等,以分散压力。定期变换体位,减少局部受压时间。摆放体位时避免红斑区域受压。

4.药物治疗

对于疼痛剧烈的患者,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等减轻疼痛。当伤口出现感染症状时,可使用外用杀菌药物如聚维酮碘进行清洁和消毒。若伤口继发感染伴有全身感染中毒症状时,应合理选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5.物理治疗与手术治疗

对于较严重的压疮,可采用光疗、脉冲式射频能量、超声波治疗等物理治疗方法促进创面愈合。若压疮部位坏死严重难以自行愈合时,可考虑进行手术治疗如皮肤修复术等。

6.中医治疗

中医理论认为压疮患者多体虚无力、受压部位气虚血瘀、肌肤失养。初期可采用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中药进行治疗;后期则采用补气养血、活血化瘀的中药以促进创面修复。

四、日常护理中的注意事项

1.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护用品

长期卧床的患者应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洗护用品,以免加重皮肤损伤。同时,避免使用热水烫洗皮肤,以免破坏皮肤屏障功能。

2.保持床铺清洁干燥

保持床铺的清洁干燥对于预防压疮至关重要。定期更换床单、被褥等床上用品,避免潮湿环境导致皮肤浸渍和感染。

3.避免用力抓挠皮肤

长期卧床的患者应避免用力抓挠皮肤,以免导致皮肤破溃和感染。家属应密切关注患者的行为举止,及时制止其抓挠行为。

4.监测患者营养状况

定期评估患者的饮食摄入量和营养状况,制定并执行个性化营养计划。对于营养不良的患者应及时调整饮食结构或给予营养支持治疗。

(赵地 永城市人民医院 烧伤整形科病区)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