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强直性脊柱炎:脊梁为何会“僵硬”?西医解析与应对策略!

2024-05-20 17:17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引言

强直性脊柱炎(简称AS)是一种持续性的慢性炎症性病症,属于风湿性免疫系统疾病。它主要攻击脊柱和骶髂关节,造成持续的疼痛和僵硬感。随着疾病的进展,患者可能会经历脊柱逐渐变硬的过程,这一现象常被形象地称为“竹节脊”。本文将从西医的角度出发,深入解析强直性脊柱炎导致脊梁僵硬的原因、症状、诊断、治疗及应对策略。

一、强直性脊柱炎的病理机制

强直性脊柱炎的病理机制复杂,主要涉及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西医认为,该病是一种慢性的全身免疫系统紊乱导致的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统错误地将自身关节组织视为外来入侵者,从而发起攻击。这种异常的免疫反应主要见于滑膜关节囊、韧带、肌腱的附着点等部位,导致这些部位出现炎症、纤维化或骨化。

具体来说,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脊柱关节受到长期、慢性的免疫应答刺激,产生局部无菌性炎症反应。这种炎症会刺激周围的软组织和骨组织增生、硬化,进而导致脊柱僵硬。此外,脊柱关节部位的软组织出现粘连、挛缩等情况也会加剧这种不适症状。

二、强直性脊柱炎的症状表现

强直性脊柱炎的症状因个体差异而异,但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持续的腰背部疼痛和僵硬:这是强直性脊柱炎最常见的症状,特别是在夜间或长时间休息后更为严重。患者进行适度活动后可获得一定程度的缓解。

2. 脊柱僵硬和活动范围受限:随着疾病的进展,患者的脊柱会逐渐变得僵硬,活动范围受限。这种僵硬感可能在晨起时最为明显,活动后有所缓解。

3. 疼痛扩散:除了腰背部,疼痛还可能上行至颈部或下行至臀部和大腿。

4. 外围关节炎症:在一些病例中,患者可能遭受外围关节炎症的困扰,特别是下肢的大关节。

5. 非关节性症状:强直性脊柱炎还可能引起一系列非关节性症状,如眼炎、皮疹、肠炎和心血管问题等。

三、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方法

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需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目前常用的诊断标准是纽约标准,涵盖临床标准和放射学标准。

1. 临床表现:医生会根据患者的腰背痛、晨僵、脊柱和骨盆关节活动受限等临床表现进行初步判断。

2. 实验室检查:通过血常规、C反应蛋白、HLA-B27等检查,有助于了解患者的免疫状态和炎症程度。HLA-B27是一种与强直性脊柱炎密切相关的遗传标记物,虽然其阳性并不能确诊疾病,但阴性则有助于排除诊断。

3. 影像学检查: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包括X线、CT和MRI等。这些检查能够清晰呈现脊柱和骨盆关节的病变状况,如骨质破坏、关节间隙狭窄、骨化等。

根据纽约标准,若患者满足以下任一条件,即可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

- 临床标准:持续3个月的腰背痛和晨僵。

- 放射学标准:双侧骶髂关节或腰椎的X线或CT显示有明确的骨质破坏或新的骨质生成。

四、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策略

虽然强直性脊柱炎目前尚无法彻底治愈,但通过一系列综合性治疗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症状、延缓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 药物治疗

-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这是缓解疼痛和炎症、改善生活质量的首选药物。常用的NSAIDs包括布洛芬、双氯芬酸等。但需注意长期使用可能带来的胃肠道和肾脏副作用。

- 生物制剂:对于NSAIDs效果不佳的患者,生物制剂是近年来新兴的治疗选择。它们通过针对性抑制炎症介质(如肿瘤坏死因子[TNF]和白细胞介素17[IL-17]),减少炎症。常见的生物制剂包括TNF阻断剂(如恩替卡普、阿达木单抗)和IL-17抑制剂(如西库昔单抗)。但生物制剂价格相对较高,且需要严格遵循医嘱,注意可能的不良反应。

- 其他药物:包括传统的疾病修饰性抗风湿药(DMARDs),如柳氮磺吡啶肠溶片、甲氨蝶呤等。这些药物能够改善病情,延缓关节破坏。小剂量的糖皮质激素也可用于短期内控制炎症,但因长期使用可能引发诸多副作用,通常仅短期应用。

2. 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是强直性脊柱炎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通过改善关节活动度、增强肌肉力量、提升生活质量等方式来辅助缓解病情。常用的物理治疗手段包括热疗、艾灸、冷敷、电刺激和超声波治疗等。此外,康复训练也是重要的康复手段,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的锻炼计划。

3. 手术治疗

在极少数情况下,当强直性脊柱炎导致严重关节损伤或畸形,且非药物及药物治疗均无效时,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常见的手术包括关节置换术和脊柱手术。关节置换术主要针对严重的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而脊柱手术则用于解除神经压迫、改善生活质量。但手术风险较高,需谨慎抉择,并听从医生建议。

五、强直性脊柱炎的应对策略

除了上述治疗措施外,患者还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来应对强直性脊柱炎:

1. 坚持运动:适度的运动有助于维持脊柱的灵活性,增强肌肉力量,减轻疼痛并改善身体功能。推荐的运动方式包括游泳、瑜伽和散步等。这些运动可以减轻身体对脊柱的压力,同时全身肌肉都能得到锻炼。但运动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避免过度劳累和受伤。

2. 保持正确姿势:正确的姿势有助于减轻脊柱压力,预防脊柱畸形。站立时应挺胸抬头,保持脊柱挺直;坐着时也要保持良好的坐姿,选择合适高度的桌椅;睡觉时选择硬板床,仰卧位时可在腰部和颈部下方垫薄枕,保持脊柱的生理曲度。

3. 定期复查:定期复查是监测病情发展和调整治疗方案的重要手段。通过检查血液指标如血沉、C反应蛋白等,可以了解炎症的控制情况。影像学检查如X线、CT或磁共振成像MRI等,能够观察脊柱和关节的结构变化。根据复查结果,医生可以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治疗方案。

4. 心理支持: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需要长期面对的疾病,患者可能会经历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因此,提供心理咨询、教导患者应对心理压力的方法等心理支持至关重要。

5. 生活方式调整:戒烟限酒、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避免过度劳累和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等健康生活方式对预防和管理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六、强直性脊柱炎的预防与早期发现

强直性脊柱炎的预防与管理主要涵盖健康生活方式、定期体检筛查以及心理支持教育等方面。对于有家族病史的人群来说,应定期进行体检和筛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早期治疗可以更有效地控制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七、结语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需要长期面对的疾病,但其并非无法控制。通过综合运用药物治疗、适当的运动及生活方式调整等策略,大多数患者能够有效地控制症状、延缓病情进展、提升生活质量。同时,患者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疾病,因为心理状态也会对病情产生影响。我们期待未来能有更多创新的治疗方法和手段出现,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马庆立 周口市中医院 风湿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