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外科护理概述
外科护理是护理学的重要分支之一,是在外科医生的指导下,由专业护理人员对外科患者进行全程、系统的护理活动。它包括术前、术中和术后的一系列护理措施,旨在预防并减少外科手术及疾病并发症的发生,最大限度地保障患者安全,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外科护理工作涉及范围广泛,需要护理人员具备扎实的医学和护理理论知识,熟练掌握各种专业技能,同时还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细腜的判断力和机敏的应变能力,以确保外科患者在整个就诊过程中获得高质量、安全可靠的护理服务。
二、外科患者的基本护理
外科患者的基本护理是外科护理的基础和重点内容,主要包括:
(1) 生命体征监测。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相应措施。
(2) 营养支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营养计划,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热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促进创伤愈合。
(3) 水电解质平衡。严密监测患者的水、电解质代谢,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维持内环境稳定。
(4) 疼痛管理。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采取药物和非药物的综合干预措施,缓解患者的疼痛体验。
(5) 卧床护理。根据患者病情变化,采取合理的卧床和翻身方式,预防并处理压疮等并发症。
(6) 心理护理。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耐心的倾听和疏导,帮助其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7) 生活护理。协助患者完成洗澡、如厕、进食等日常生活活动,维护其生活质量。
三、手术前后的护理
手术前后的护理是外科护理的关键环节,包括:
(1) 术前准备。了解患者病情,制定个体化的护理计划;嘱咐患者做好心理准备,配合配合术前检查和准备;做好各项防感染措施。
(2) 术中监护。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发现异常并予以处理;维持患者生理功能的稳定;做好各项无菌技术操作。
(3) 术后监护。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评估术后情况,防范并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实施伤口护理,促进创面愈合;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促进康复。
四、创伤处理与护理
创伤是外科临床最常见的病症之一,创伤处理和护理至关重要:
(1) 创伤评估。迅速评估创伤类型、性质和严重程度,确定优先救治顺序。
(2) 创伤处理。采取止血、清创、缝合等措施,修复受损组织,减少创伤并发症的发生。
(3) 创伤护理。严格无菌技术操作,预防和处理创伤感染;定期更换敷料,观察并处理创面;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促进创面愈合。
(4) 并发症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预防和处理休克、感染、出血等并发症。
五、感染预防与控制
外科手术创伤后易发生感染,感染预防与控制是外科护理的重点内容:
(1) 手卫生。医护人员进行各项操作前后要严格遵守手卫生规程。
(2) 无菌技术。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预防医源性感染。
(3) 伤口护理。定期观察和处理伤口,防止伤口感染。
(4) 隔离措施。根据感染途径的不同,采取相应的隔离防护措施。
(5) 消毒和灭菌。正确执行各种消毒和灭菌技术,切断院内感染传播。
(6) 抗菌药物管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
6. 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术后并发症是外科护理的重点和难点,主要包括:
(1) 呼吸系统并发症。如肺不张、肺炎、呼吸衰竭等,需要密切监测患者呼吸情况,给予吸氧、咳嗽训练等针对性护理。
(2) 循环系统并发症。如出血、休克、静脉血栓等,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实施容量复苏、抗休克等救治措施。
(3) 消化系统并发症。如胃肠功能障碍、消化道出血等,要监测患者肠功能,给予合理的营养支持。
(4) 创伤愈合障碍。如切口裂开、切口感染等,要规范伤口护理,促进创面愈合。
(5) 其他并发症。如深静脉血栓、压疮等,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和护理措施。
综上所述,外科护理是一项专业性强、技术性高的工作,需要护理人员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高超的临床技能。只有不断学习、勤奋钻研,才能为外科患者提供更加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促进其尽快康复。
(屈海燕 睢县中医院 主管护师)